中国的软件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中国软件企业所取得的利润并不高,这并非中国软件市场不够好,也不仅仅是因为中国软件市场不规范。中国许多软件企业在国际跨国公司开辟中国市场之初,曾经忧心忡忡,但随之发现软件市场反而更加热闹,便不再非常紧张,甚至觉得自己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及人脉优势。但是,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中国各个大型集团公司的企业信息化大型项目几乎都是与国外公司签约,许多招标文件指定使用国外软件。原因是我们国内设计开发复杂大型软件的能力非常弱。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造就一批真正能够设计复杂系统的高级系统分析设计人员,一批能够确保大中型软件项目按要求完成的中高级项目管理人员,以及一批资金与企业管理水平相当的软件企业,才有可能使中国的软件产业拥有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软件产品。
本书作者有近十年的软件企业研发管理和项目管理经验,对软件项目管理从整个企业到研发部门、直至项目组的各个层面有全方位的深入理解。作者自2003年开始为软件学院讲授“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该课程获得2005年北航精品课程立项,2006年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书是在作者多年软件项目管理方面的实践和教学经验基础上完成的,获得2007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支持。
本书以“组织平台”作为软件项目管理的基础。由于企业的规模、组织机构、资金实力、组织内部政策、人员水平等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管理方法也不同。本书结合上述企业特定因素,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方法,从而比某些教材假定企业具备良好的实力而采取理论上最好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此外,软件产品(通用的、可批量分发的或企业内部可重用的)与定制软件(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在类似的开发过程中应有不同\软\件\项\目\管\理\/前 言/
的阶段目标和开发方法,其软件开发过程应采取针对性的项目管理方法。本书从立项开始到项目维护,分别针对软件产品与定制软件,介绍软件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案例。这将对改变我国大多数软件企业只能重复开发定制软件而不能设计开发优秀的大型软件产品的情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书还提出项目经理面临的“政治”问题。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作为一名软件项目经理应关注的企业“政治”环境因素,系统分析了这些“政治”问题的产生根源,给出了其博弈模型,并介绍了如何构建和谐的项目政治秩序,且提出应对策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书中介绍许多软件企业的实际案例,而这些案例大多数是作者在中国软件企业工作近十年中,担任技术副总、研发中心总经理、大中型项目经理的工作经历中亲自经历的案例,因而分析透彻,且具有很高的可应用性。
本书的写作历时近五年时间,其间作者先后出版了《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嵌入式软件测试》两本书。但本书是作者最想写的一本书,因此投注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作者阅读了大量书籍文献,也参考了一些网上的论坛中的讨论及一些专业网站的文章,力图将自身的经验系统化地论述,但由于时间的原因,书中仍有许多不足,敬请读者指正。
康一梅2009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