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兴起,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为人们展现出无比美好的前景,而人们却不得不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信息化工程项目动辄上百万元、上千万元。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信息化工程的建设,“金盾工程”中央拨付6亿元,“金财工程”“十五”期间将投资40亿元,“金税工程”三期项目投资达100亿元。未来5年内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将达到5万亿元,其中政府信息化的投资将达到1万亿元。如此高的投资需要相应的监管机制予以监督与控制。
而现实是,信息化工程建设相关法规体制尚不健全,工程管理落后,监管机制与监理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与相对规范的建筑工程市场相比,信息化工程建设市场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据统计,绝大多数的信息化工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不少工程最终不能通过验收,结果达不到预定的目标。为了减少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风险,规范信息化工程建设市场,保证业主和承建单位双方利益,对信息化工程建设进行有组织、规范化的监理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国家重点的信息化工程,尤其是重点的电子政务工程更是需要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实施监理,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化工程投资的效益。
2002年12月,信息产业部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正式颁布《信息化工程监理暂行规定》,北京市政府规定200万元以上投资的政府信息化项目必须有第三方的监理。这份文件以及其后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师资格管理办法》
开创了我国信息化工程监理的规范事业。随着信息化工程监理的发展与完善,信息化工程建设市场迅猛发展,国内已涌现出许多信息化工程监理经验丰富和专业实力较强的公司,许多从事信息化工程监理的专业人员也逐步成长起来。
信息化工程监理的内容包含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关系协调。其中投资控制是信息化工程监理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信息化工程监理投资控制是指在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根据合同与计划,在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实际投资额不超过计划投资额。信息化工程监理投资控制的对象是指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信息化工程,并覆盖信息化工程从招标、计划、实施到验收的全生命周期的各种业务。
实施信息化工程监理投资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节省国家投资,保护国家资源。在信息化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预算超标、投资浪费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业主单位可以聘请信息化工程监理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实时监督建设过程,变被动为主动,降低投资风险,为其提供监督管理服务,保护业主单位的利益,同时保障承建单位的利益。
本书以《信息化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为纲领,详细介绍了在信息化工程各个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方法和步骤,为信息化工程监理人员实施投资控制提供帮助。信息化工程监理对工程项目投资的控制任务,主要是在实施前期进行可行性研究,协助承建单位正确地进行投资决策;在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设计标准、总概(预)算进行审查;在项目准备阶段协助确定标底和合同造价;在实施阶段审核设计变更,核实已完成的工程量,进行工程进度款签证和索赔控制;在工程竣工阶段审核工程结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在2003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信息工程监理专业,集中了我国信息工程监理领域最权威的专家和优势资源,组成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监理教材编委会,精心策划组织编写了本教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麦中凡教授、国研监理公司谢冉东高级工程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此外,还要特别感谢朱艳春博士在撰写本书过程中给予我的巨大帮助。
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纰漏,恳请各位读者指正。
编者
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