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汇编语言、微机接口技术是各个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或者信息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汇编语言的显著特点是可以直接控制硬件并充分发挥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对于编写高性能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微机接口技术则侧重计算机硬件的结构和I/O系统的组成。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将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技术结合起来,作为一门计算机基础专业课程,已经为许多高校所采用。为了满足在新形势下,计算机与信息类本科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需求,作者在多年承担汇编语言、微机接口技术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本教材,将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接口技术融为一体,比较完整地介绍了微型计算机技术,可以适合更多读者的需要。

本书共9章,下面介绍各章的主要内容。

第1章微型计算机概述: 讲述了微型计算机的概念、微型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

第2章80X86微处理器: 以8086和80486为例,介绍了80X86的内部结构、原理、中断系统以及总线操作时序等。

第3章80X86的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介绍了80X86的数据类型、32位寻址方式和80X86的指令系统。

第4章80X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介绍了MASM宏汇编语言运算符及伪指令、分支/循环/子程序设计技术、高级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5章软件接口技术: 介绍微机接口的功能、原理,以及DOS和Windows下接口的调用方法和Windows下的COM编程技术。

第6章串并行接口技术: 介绍了定时器芯片8253/8254、串行通信基础、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和并行通信接口芯片8255A。

第7章中断和DMA技术: 介绍了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和可编程DMA控制器8237A。

第8章模/数和数/模转换技术: 介绍了模/数、数/模转换原理,8位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前言和12位的数/模、模/数转换器芯片。

第9章高速串行总线: 介绍了USB和IEEE 1394高速串行总线标准。

在章节安排上,本书考虑到读者面的广泛性,尽量做到各章独立。例如,想学习微处理器原理的读者可以重点阅读第1、2章,想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读者可以重点阅读第3、4、5章,想学习微机接口原理的读者可以重点阅读第1、2、6、7、8章。

本书由王让定、陈金儿、叶富乐、史旭华共同编写,其中第1、2章由史旭华执笔,第3、4章由叶富乐执笔,第5章由王让定执笔,其余各章由陈金儿执笔。另外,王让定教授负责了全书的统稿。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白中英教授审阅了书稿,并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为本书的出版贡献了智慧和心血,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本书编著者水平有限,本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专家和读者不吝批评指正。作者期望本书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读者,尤其是采用本书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相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采用本书的教师通过与作者联系,可以获取免费提供的CAI教学课件。作者的联系电子邮箱是wrdds@163.com。

作者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