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的应用已成为各个学科发展的基石之一,计算机及计算机互联网已经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多年以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课。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得到迅猛的发展,但与之相对应的高职教材的建设却相对滞后。尤其在计算机教学方面更为严重,这主要是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不断更新换代,而学校的教学设备却跟不上这一节奏,从而导致教学与社会需要的严重脱节。例如,现在还有很多学校的机房中电脑配置只能运行Windows 98或Windows 2000,而这两个操作系统在社会各行业早已被新的版本——Windows XP所取代,在功能和易用性方面Windows XP远比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优秀。不过,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逐步加大教学投资,及时更新了硬件设备和软件版本,从而改善了教学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的状况。
为此,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聘请了清华大学的教授作为顾问,由来自十几所学校的教师组成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编写委员会,共同承担了这一教材的编写工作。
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然而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上机练习,本书就是与《计算机文化基础(XP版)》(作者:乔桂芳)配套的上机指导。本书采用了目前流行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大部分的实训内容都是通过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来达到学习软件操作的目的。
参与编写本书的人员都是从事了多年《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本书由张明学、顾爱华主编,陈岳林、林邓伟、陈强等老师都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工作。
编 者
2005年6月
??
??
??
??
II
机械制图(非机类)
III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