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电的发现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电子的流动是一种能量的流动,在带给人们光明与动力的同时推动了一个时代的进步,推动着电气化时代的兴旺与繁荣。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及其控制成为电气化时代的典型生产力,电工技术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技术动力之一。
半导体器件的出现赋予了电子的流动以新的内涵。半导体器件的应用使这种能量的流动成为了一种信号的传递,一种超强功能的集成信息的传输。集成电路的问世引起了电子技术领域一场新的革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推动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因特网络、电信网络、电视网络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娱乐,所有的这些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
在这个时代里,各种电器设备在各个领域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关键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初步知识成为非电类工科各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要求。因此,各大高校非电类工科专业均开设了“电工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工学”或类似课程。
必须指出的是,“电工电子技术”是一个理论性、专业性、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所涉及教学内容广,内容本身也较难掌握。因此,如何在规定的学时数内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初步知识,为非电类工科各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利用和发挥电器设备在工程中的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教学实施的难点。
本书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公共部分、非公共部分(标有“*”的小节)、扩展部分(编写在电子教材中)。本书电子教材网络版2002年9月获“第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支持智能教学、远程同步教学、顺序教学、查询教学、阶段复习、课余练习、网络自测等多种教学手段并提供自学、授课两种风格,对读者在较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本教材内容有较大帮助。建议读者文字教材结合电子教材学习本课程。习惯了网络学习环境的读者也可以电子教材结合文字教材方式学习。
本书文字教材的第1章,第3章,第12章的12.1节、12.2节和12.6节及全书的计算机仿真由胡国庆整理编写; 其余章节由陈新龙整理编写。在本教材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重庆大学教材建设基金资助。此外,尚有许多老师及同学对本书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并参与了本教材及电工电子技术远程网站建设的许多工作,在此谨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妥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