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界面设计与Visual Basic》配套编写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与课程设计教材。全书包括两部分:实验题目与向导和课程设计题目与向导。具体编排如下。
(1) 第1章安排了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向导,其中包括15个实验,每一个实验均需要两个学时。各实验中均提出预备知识、实验目标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又分基本功能、基础训练和提高训练。在基础训练中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实现基本功能要求;在提高训练中给出需提高的功能要求,同时还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
(2) 第2章安排了Visual Basic课程设计向导,其中包括Visual Basic课程设计概述和8个课程设计题目。Visual Basic课程设计概述,简要介绍问题定义、界面设计、算法设计、流程图设计、编写程序代码、测试与调试、整理文档和系统维护等内容。鉴于Visual Basic课程设计的特点,本章的重点放在界面设计与编写程序代码上。每一个课程设计题目均需要24~48学时。各课程设计中均提出预备知识、预期目标、基本功能要求、基础训练、提高训练和创新训练。在基础训练中一步一步实现基本功能中的所有要求;在提高训练中提出需提高的功能要求,并简单介绍所需的知识;在创新训练中简单给出创新思路。
(3) 附录中安排了Visual Basic课程设计要求、常用字符与ASCII代码对照表、一个参考课程设计题目以及常用内部函数。Visual Basic课程设计要求中给出课程设计报告需包含的内容、顺序和文档格式要求,其目的是帮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任务更加明确。
本书的使用建议:
(1) 实验题目的顺序和《界面设计与Visual Basic》一致,因此可按顺序进行。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实验中的提高训练功能可适当调整。
(2) 本书要求每3人一组完成一道课程设计题目。在特殊情况下,允许有一组或两组为2人一组,但不允许一人一组。两人一组的课程设计任务由教师酌减其工作量。
(3) 每组自由选择一个课程设计题目,虽然各组只需完成一个题目,但有必要参考其他课程设计题目中的介绍。
(4) 课程设计基础训练中的任务由本组所有成员分头完成,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5) 课程设计提高训练中的任务各组员共同协作完成,但要求分工应明确。
(6) 课程设计创新训练中提供的任务仅供参考,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尽可能多地增加创新功能。
[2][2]前言[2]界面设计与Visual Basic实训教程
本书由崔武子、鞠慧敏、孙力红、付钪、乐娜、李红豫和朱立平共同编写。在试用本书草稿期间,赵重敏和齐华山老师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错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和指正。
作者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