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04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等重要。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工作。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在十六大和上述文件的指导下,针对高职院校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教育教学特点,结合高职院校正在进行的两年制教育教学改革,本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我们编写了这本《马克思主义哲学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同时也为提高人们的哲学素质提供一本通俗读物。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是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要求,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将我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形成的最新哲学成果编入《读本》,以利于人们更好地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武器,自觉地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是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适应提高人们哲学素质的需要,侧重思维方法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强化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功效性。我们在编写《读本》过程中,本着“理论要精,要管用”的原则,认真选取理论精华,对理论本身不作学术性的展开,对理论的意义不进行过多的论述,而是将重心放在思维方法和如何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上来,既有助于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有助于促进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为此我们精选了一些材料、案例,以材料分析的具体形式编入《读本》中,做到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通过精炼的语言、新颖的形式、生动的实例,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注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进行比照评析,密切结合当今社会的思想实际,对社会中常见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批评,通过与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的碰撞,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加深人们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认识和理解,把握本质,掌握精髓,增强人们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总之,我们想在党的十六大和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努力落实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普及上,在提高人们的哲学素质上,进行一些有益探索。在编写本《读本》的过程中,我们参阅了许多相关的书籍、文章,听取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我们水平所限,肯定存在一些不妥之处,衷心希望大家的批评与指正。
编 者
??
??
??
??
II
马克思主义哲学读本
III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