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社会的多元与复杂,冲击着传统家庭、婚姻、夫妻、子女之概念,家庭自治与国家公权力介入间之平衡点,也有待吾辈法律人重新思索与诠释。本着对于家事法的高度关注,本期“主题研讨”中台湾的邓学仁、林昀娴,大陆王歌雅、王洪等四位学者专家,分别就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暴力案件与家庭自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

“法学论述”栏目,东吴大学李贵英教授评论WTO“欧洲共同体授予开发中国家关税优惠之条件”一案,该案系欧盟根据GATT下之授权条款(Enabling Clause),对于巴基斯坦等12国进行关税减免,却引发了与之有竞争性关系的印度之不满,进而依据WTO争端解决机制进行咨商与审理。吴从周教授则评析台湾于2000年修正“民事诉讼法”时,撷取德国及日本法的相关规定,所发展出“具台湾特色之集中审理制度”,本文并以德国法为原型,特别评析台湾“民事诉讼法”上有关“失权”的规定,无论从实务或学术之角度,皆深具可读性。

响应中国大陆民法典立法讨论的热潮,本期特别规划了“大陆物权法立法刍议专题”。台湾苏永钦教授与大陆张鹏教授,从不同角度,分别深入剖析了物权法定主义于现行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对应之道。大陆的常鹏翱教授则以不动产之善意取得为题,详尽论述了善意取得制度的作用、要件、法律效果等议题,并提出了修法意见。本专题三位作者的鸿文,或可在大陆民法修正时提供一些宝贵建议。

在本期“书评”中“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简资修教授,评析了林立教授所著《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一个辩护性的说明》一书。法律经济分析作为依法律研究方法,近年来在两岸受到法学者、甚至经济学者相当之关注。法律经济分析对于伦理与公平正义是否较为欠缺,长久以来,是赞同与反对法律经济分析两派的争论焦点之一。本篇书评,应可提供读者另一个思考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