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我国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英语专业函授本科、三沟通本科均开设英美文学史及选读课。全国各级各类出版社已出版大量有关教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但是,学生常常感到文学课太难学,苦于无练习可做,不能检验学习效果,考前复习时也不方便。基于这种情况,我们编写了《美国文学学习指南》和《英国文学学习指南》。

《英国文学学习指南》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吴伟仁教授编写的教材《英国文学史及选读》为基本蓝本,练习划分成9个部分,与原教材的时代划分相对应,另外附加一个针对全书而出的配对练习。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专家编写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教材,对吴教授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使我们编的这本练习书尽量内容翔实,以便使学生在学完本书后对英国文学及作品有一个较全面的掌握。

本书部分练习曾在学生中试用,效果不错,很受欢迎,这更坚定了我们编写本书的信心。

《英国文学学习指南》共分两篇。第一篇为文学史部分,第二篇为选读部分,这两篇针对英国文学史上的重点作家及重点作品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练习,主要有选择填空、找错并改错、配对、辨认、简答等形式。需说明的是,我们把Hardy从Part Ⅸ (The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移到了Part Ⅷ (The Victorian Age)。另外,在选择和配对练习中,我们有时列了一些非英国的作家和作品,一是作为干扰项,二是因为它们彼此相关。

编写这样一本书尚属尝试,我们只想借这平平常常的工作给广大同学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希望广大的英语专业本科生、自学考试本科生、函授本科生、三沟通本科生及报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同学读此书有很大的收获。

我们非常感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郭群英和孙志成两位教授对书稿进行审阅并提出一些宝贵意见。

由于经验不足,错误或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不吝指正。

编著者1997年11月1日第一版前言我国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英语专业函授本科、三沟通本科均开设英美文学史及选读课。全国各级各类出版社已出版大量有关教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但是,学生常常感到文学课太难学,苦于无练习可做,不能检验学习效果,考前复习时也不方便。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于1998年先后出版了《美国文学学习指南》和《英国文学学习指南》。这两本书自出版以来受到读者和广大教师的厚爱,成为学生之间互相推荐的书目,有的大学把这两本书定为本科阶段必读书目和考研要求书目。我们很受鼓舞。这两本书均已印刷十几次,更使我们信心倍增。出版社领导同志为使这两本书能持续拥有魅力,建议我们进行修订。这也正是我们考虑的问题。

此次修订《英国文学学习指南》仍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吴伟仁教授编写的教材《英国文学史及选读》为基本蓝本,练习划分成9个部分,与原教材的时代划分相对应,另外附加一个针对全书而出的配对练习。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专家编写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教材: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陈嘉《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作品选读》,郭群英《英国文学新编》,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胡家峦《英国诗歌精品》、《英国名诗详注》,王佐良《英国文学名篇选注》,李正栓、吴晓梅《英美诗歌教程》和申富英《新编英国文学教程》,对吴教授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使我们编的这本练习书内容更加翔实,以便使学生在学完本书后对英国文学及作品有一较全面的掌握。此次修订的内容较多,增加了大量的内容,新编了大量练习,增加了约1000道新题,还增加了根据选文回答问题、改错和辨认等新题型。

这次修订还增加两项重要内容,放在附录里,一个是文学基础知识(Basic Knowledge of Literature),另一个是文学批评知识(Critical Theory)。文学基础知识对附录I是一项补充,讲述更加系统,对增加和巩固考生的文学知识大有裨益。文学批评知识仅提供进一步的选读,略有难度,是为适应某些学校研究生命题而做的补充。这两部分均参考了一些专家的成果,已在参考文献部分注明。我们在此代表广大读者向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英国文学学习指南》共分两篇。第一篇为文学史部分,第二篇为选读部分,这两篇针对英国文学史上的重点作家及重点作品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练习,主要有选择填空、找错并改错、配对、辨认、简答等形式。需说明的是,我们把Hardy从Part Ⅸ (The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移到了Part Ⅷ (The Victorian Age)。另外,在选择和配对练习中,我们有时列了一些非英国的作家和作品,一是作为干扰项,二是因为它们彼此相关。

当初我们编写这两本书只是一种尝试,只想借这平平常常的工作给广大同学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希望广大的英语专业本科生、自学考试本科生、函授本科生、三沟通本科生及报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同学读此书有很大的收获。现在,经多年的使用,发现当初的出发点是对的。我们愿意继续帮助各层次的广大读者学好“英国文学”这门课。

由于经验不足,错误或不当之处仍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不吝指正。

编著者2005年7月4日第一版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