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书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出发,力图突出如下特点:第一,理论丰富。不仅注释刑事诉讼法律,而且注意阐释刑事诉讼理论,并在总体上对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刑事诉讼法与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模式、刑事诉讼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阐释。第二,体系完备。既注意在整体上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进行概括与归纳,又注意系统介绍刑事诉讼法学学科体系。第三,资料新颖准确。关注我国及各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最新发展,同时强调资料的准确严谨。第四,形式求异求变。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和深入思考,每章均用案例引出问题,并列出思考问题和有关典型案例报道。

本书参与编写人员分工如下(以撰写章节为序):

宋英辉(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一章至第四章。

瓮怡洁(法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法律系讲师):第五章、第二十四章。

张建伟(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第六章、第十八章至第二十章、第二十六章。

郭云忠(法学博士,国家检察官学院科研部副主任):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三章至第十五章。

梁欣(法学博士,国家法官学院副教授):第九章至第十一章、第二十三章。

陈永生(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第十二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一章。

罗海敏(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在职博士研究生):第十六章、第二十七章。

史立梅(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典型案例报道”(第五章、第十三章、第十七章“报道一”)。

本书由宋英辉、史立梅统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专业研究生王贞会协助统稿,李铁、李剑军、冯诏锋、焦桂斌、樊强参与了本书资料核对工作。

由于时间、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同时,由于作者写作风格不同,各个部分难免欠协调。这些尚需读者谅解,并恳切希望不吝赐教。

本书的出版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宋英辉  

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