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移动通信已成为全球通信和IT界共同关注的热门技术。近20年来,移动通信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正在产生革命性的飞跃,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短短的20年间,一代又一代的新系统不断涌现,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已广泛应用,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日益普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即将走向商用。

    移动通信涉及的内容很多,既包括无线通信技术,也包含有线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有限的篇幅内,应当将哪些内容教给学生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教材内容一定要翔实,要在教材中把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讲清楚,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但也不宜将教材写成工程实践的手册。基于这种思想,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基础篇,下篇是系统篇。在基础篇中,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特点,先描述移动通信系统所涉及的无线通信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移动通信的基础。在第1章末对本教材内容进行导读,以使读者对整个教材有初步的了解。为了认识和理解移动通信,从系统模型出发,第2章先给出通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模型及各部分的作用,然后介绍移动通信系统涉及的如无线电波传播、天线等无线信道,移动通信的干扰与噪声及移动通信组网技术等内容,从而建立移动通信系统全面而广泛的认识基础。接下来进入系统篇,介绍当今流行的GSM移动通信系统、GPRS移动通信系统、CDMA移动通信系统等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最后介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移动通信系统与网络的内容,涵盖了移动通信技术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相关技术及应用,内容丰富且新颖,系统性强。

 移动通信理论部分做到深入浅出,突出重点,突出实用性,强调物理概念。

 理论与应用相互结合,特别是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 教材结构清晰,较为抽象的内容采用图解方式,并配合许多立体图,直观且易于理解。

 书后附有GSM/CDMA移动通信及相关知识问答。

 本书还提供了教学与学习建议,以及一套移动通信综合练习题,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参考。

本书参考学时数为60~80,教材中带*的为选学内容。全书篇幅较大,有利于教师根据实际需要,选取教材中的内容,同时也为学生的自学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本书由李斯伟主编,其中第1、2、5、8章及第6章部分内容由李斯伟编写,第3章由贾璐和李斯伟编写,第4章由贾璐编写,第6章的GPRS移动通信系统内容由杨艳编写,第7章由杨艳和李斯伟编写。全书由李斯伟负责修改和统编定稿工作。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特别要感谢深圳清华中兴NC认证管理中心的工程师,他们提供了很多信息和建议,还要感谢王秀丽老师,她为本书做了大量的校对工作。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请读者原谅,并提出宝贵意见。

                                                                                        编著者

                                                                                      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