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传感器是系统获取信息的第一道“门槛”,传感器的性能对系统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传感器的依赖性就越大。而现代技术的发展,促进传感器正在向小型化、高准确度、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也使其制造成本不断降低,性能指标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目前,传感器已经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集教材、习题集、多媒体课件三位一体,便于教师讲授、学生自学。习题集也是重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其中包含有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的考试题目,便于要进一步提高的学生作为参考。本书涵盖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对教学和科研中的成果总结,通过精选内容,以有限的篇幅取得较大的覆盖面。各位作者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在科研中不断地钻研

新技术,力求能够真切地把握当前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在不削弱传统的较为成熟的传感器基本内容的同时,叙述新型传感器技术的篇幅占到30%以上,较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传感器技术的新成就。

全书共分12章。第1章介绍传感器的技术基础。第2~6章论述了当前常见的、应用广泛的传感器,如电阻应变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磁电式传感器等,分析了它们的基本原理、静态与动态特性、测量电路和有关设计知识及其应用。第7~11章介绍了热、光电、波、化学、MEMS等新型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第12章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技术进行了介绍。

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诸多兄弟院校教师的大力支持。本书第1、2、7章由哈尔滨理工大学周真教授编写,第3章由哈尔滨理工大学吴海滨副教授编写,第4章由黑龙江工程学院宋起超副教授编写,第5、6章由哈尔滨理工大学苑惠娟教授编写,第8章由哈尔滨理工大学张晓冰教授编写,第9章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李万臣教授编写,第10、11章由哈尔滨理工大学施云波教授编写,第12章由哈尔滨理工大学秦勇副教授编写。本书的多媒体课件与习题集由吴海滨、秦勇和黑龙江科技学院王丽共同编写完成。全书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樊尚春教授主审。作者在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参阅了相关教材和专著,在此向各位原编著者致谢。

本书的相关讲义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已经连续多年用在哈尔滨理工大学“传感技术”课程,该课程于200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省级精品课。在此基础上,几位作者共同编著成书,经多所高等院校试用,教学效果良好。本

教材适合作为电子信息、电气信息、仪器仪表及机械类

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类相关专业学生的实用参考书,还可供从事传感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生产与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而且传感技术本身也在飞速发展,书中

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编者

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