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以前,为了适应当时教学改革的需要,山东大学电子技术课程组编写出版了一套电子技术基础系列教材。经过几年使用,反应不错。在此期间,本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并获得了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现在,我们进一步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吸收最新的电子技术发展成果与教学改革成果,对该套教材进行了修订与编辑。该套教材具有以下的特点:
1. 系列化。该套教材共6本,其中《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为主教材,《电子技术学习指南与习题解答》对主教材中的全部习题进行解答及提示,《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为实验、课程设计的指导书,《VHDL与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和《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指导》(暂定名)是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而编写的。这样,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实验与设计、创新提高三个环节都有了配套的教材。
2. 立体化。作者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书制作了配套电子课件,课件内容翔实,文字简捷,图文并茂,重要的电路图分解讲评; 还为《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配套了光盘,光盘中附有电子元器件知识、仪器使用方法、实验题目与课程设计项目的演示讲解以及EWB、Multisim等EDA软件的使用方法等。
3. 经过教学检验。该套教材是在总结电子技术课程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并力图反映我们的教学改革成果。在内容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展开。在实验与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采用了实际实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式。教材中选编的内容及配套的电子课件都经过了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
4. 反映最新教学要求。在编写时,参考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修订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内容上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论述,适当引入新技术。同时,为了满足电子设计自动化
教学内容的需要,编写了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方面的内容。
本书编写过程中,课程组全体教师对编写大纲进行了多次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范爱平老师、高宁老师和姚福安老师对全书进行了审阅并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另外,本书编写过程中还参考了许多兄弟院校编写的相关教材与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及自动化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08年9月于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