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化社会,进入多媒体网络时代的计算机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人们在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和基本技能,应用计算机获取、表示、存储、传输、处理、控制和应用信息,协同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学校是知识传播、应用和创新的基地,大学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因此,对于包括文科在内的各个专业的学生,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及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目前,虽然我国大学文科专业都已开设了必修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并且随着社会对文科专业学生在计算机知识、技能和应用方面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院校还增设了后续的计算机小公共课程;但是我国大学文科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情况,从总体上说,与信息化社会及专业本身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要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为此,根据社会与文科专业本身计算机教学的实际需要,按照分专业门类、分层次进行教学指导的原则,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了《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06年版)》(简称《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将文科各专业按其应用计算机的特点,分为文史哲法教类、经济管理类与艺术类三个系列进行指导。

艺术类(包括音乐、作曲、美术、艺术设计、舞蹈、戏剧、影视、录音、动画等)原属于文学门类,由于其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很有自己的特色,计算机作为一种必备的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其专业教学与专业创作之中,因此把它从文学门类中抽取出来单独列出,并将其提升为一个系列。

《基本要求》由概论、课程与内容以及实施与评估三部分组成。

《基本要求》中的主体(课程与内容)就是根据本科文史哲法教类、经济管理类和艺术专业三大系列,以及文科计算机大公共课程与计算机小公共课程不同教学层次的不同需要提出来的。

 其中计算机大公共课程按模块化形式进行设计,由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操作系统及其使用、多媒体知识和应用基础、图形图像的制作与处理基础、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基本应用、信息检索与利用基础、电子政务基础、电子商务基础、网页设计基础等模块组成。这些内容都是文科学生应知应会的,是培养文科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保证,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各院校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在教学中予以实现。

计算机小公共课程是根据文史哲法教类、经济管理类和艺术类三个系列专业的不同需要分别提出的,其中具有更多的专业特色。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其专业中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各院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需要选择安排。

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该套教材就是根据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大公共课程与小公共课程的教学需要组织编写的。《基本要求》中列出的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小公共课程包括:网络(网站)艺术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计算机二维动画、计算机三维建模、计算机三维动画、计算机插图设计、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计算机辅助染织设计、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计算机辅助产品造型设计、计算机绘谱、计算机音序制作、计算机智能化音乐制作、计算机音频编辑、多媒体音乐课件设计等。这些课程的配套教材的陆续出版,对于满足艺术类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需求,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目前,艺术设计行业是我国新兴的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计算机为背景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在信息化社会中,艺术设计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成为设计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艺术设计类各个专业方向一般包括平面设计、空间艺术设计、动画设计三个大的类别。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这三大类别又互相交叉,应用平面设计软件有时也可以进行空间设计,应用空间设计软件也可以进行平面设计。该套教材虽然针对某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分别进行介绍,但综合学习、融会贯通,一定能够掌握实际应用的技巧。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艺术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也将经历不断探索、积累经验、逐步提高的过程,对该套教材中的错误及不足之处,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卢湘鸿

1. 本书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由温饱到小康,越来越需要艺术设计为人们的生活增添审美情趣,由此而带动了艺术设计的空前发展。而艺术设计行业本身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了全新的设计时代,这就是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时代。计算机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包括了所有的艺术设计内容,从平面艺术设计到空间艺术设计,再到动画艺术设计,所有的设计活动都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可以这样说,在当今的艺术设计领域中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艺术设计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

目前市场上比较专业的艺术设计类计算机应用教材不多,大部分软件教材都类似软件使用说明,没有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缺少艺术设计知识和技能与计算机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因此,当许多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学习以后,都会感觉实用的部分不多。有些教材有非常详尽的软件工具以及使用的介绍内容,但一些内容却在以后的设计活动中很少用到。尽管现在一些艺术设计计算机的教程在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但学生在使用过后还是感觉比较枯燥和单一。另外,在艺术设计活动过程中,一些有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经验的设计师会使用许多快捷的方法去操作计算机,一般越是对计算机应用熟练的艺术设计师,其应用的小窍门就越多。因此,本套艺术设计教材都是由有多年艺术设计实战经验和教学经验的设计师撰写,通过把艺术设计的设计知识与内容与计算机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教计算机软件操作技术的同时,对艺术设计的技能也同时进行介绍,使学生不但学会了操作,还懂得了艺术设计的设计原理。

2. 本书内容

本书是介绍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与制作的教程,由浅入深,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平面设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与平面设计和制作过程,全书分为3篇10章。 

第1篇(第1章)介绍了平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的发展,以及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的内容,重点讲解了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图像类型、图像格式、图像分辨率以及图像色彩模式等基本知识。

第2篇(第2~5章)主要介绍了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基本知识、Photoshop操作界面和工作原理;学习运用Photoshop设计制作企业标志、卡通形象和产品包装; 〖3〗 介绍了Photoshop软件的各种绘图工具,以及如何灵活运用图层、路径等进行工作;介绍了Photoshop绘制图形方法;还通过平面广告设计案例介绍了Photoshop图像合成、色彩调整和滤镜特效等图像处理功能、Photoshop文字编辑功能和操作方法以及Photoshop通道应用及其他平面设计处理功能。

第3篇(第6~10章)介绍了平面设计软件CorelDRAW基本功能和特点、操作界面、基本绘图工具、菜单命令及辅助工具等的具体使用方法;介绍了运用CorelDRAW在平面设计中绘制各种形式的普通图形、用CorelDRAW交互式网格、填充、透明等工具高级绘图技巧表现物体对象的立体感和光影感,创建特殊效果等;还介绍了CorelDRAW矢量图转换为位图、位图基本编辑和滤镜效果处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方法,介绍了CorelDRAW图文编排功能等。

3.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具有丰富的平面设计和制作工作经验,并长期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工作,能够熟练把握本课程的教学规律。本书有以下特点。

(1) 本书内容全面翔实,例题丰富多样,操作讲解详细,步骤完整,突出重点,根据平面设计的技巧内容较详细地介绍了计算机软件的平面设计应用。每章后面都列有思考与练习题,可供读者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和上机练习使用。

(2) 本书在介绍计算机应用过程中还较详细地介绍了平面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使读者可以了解平面设计的原理和设计艺术规律,并运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之中,不但可以学会计算机应用,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平面设计与制作。

(3) 本书注重可读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大部分内容是以作者自身的设计经验撰写,目的就是使读者能够学会最实用的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的方法,本书所涉及的案例为计算机软件操作中比较实用而又有代表性的平面设计与制作,更多的是实际平面设计工作的经验之谈。

4. 编写情况说明

本套艺术设计类计算机规划教材丛书是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1月作为研究项目立项,本项目由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汤晓山副教授主持,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多次研究探讨后,正式确立统一的书稿并开始撰写,其间得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卢湘鸿副主任、王行言副主任,清华大学出版社焦虹编审等领导、专家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第1篇计算机平面设计概述部分由汤晓山、何萍编写,第2篇Photoshop部分由黄仁明、汤晓山编写,第3篇CorelDRAW部分由何萍、汤晓山编写。

由于本书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与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