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二版前言

  《比较制度经济学》自2004年11月出版以来,在教学应用过程中受到了相关院校师生的好评。该教材在2006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精品教材。

  本书是在2004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与第一版相比较,第二版在结构方面作了较大的调整,并在内容和文字上作了较多的修改和增补。

  第一,为了对比说明传统的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与比较制度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本次修订中我们把第一版中放在第二章阐述的比较制度分析的制度观调整到第一章中来,使得对该问题的论述更为集中,对比更加鲜明。对其中比较抽象的理论内容,尽可能地进行了简练和通俗的表述。

  第二,对第二章第一节共用资源域、第二节交易域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将第一版第五章中“博弈均衡的三种基本国家模式”调整到第二章第五节政治域中,以便更好地与第二章中对交易域市场治理机制、组织域组织治理机制的分析相协调。

  第三,在第六章中增加了第一节法律与文化信念。重点说明法律与文化信念的区别以及它们的作用;重新表述了第四节中“制度变迁的主观博弈模型”。

  第四,对第三、四、五、七、八、九、十各章的内容,都作了细致的修改及增补。

  第五,第二版各章中增加了图形、专栏、附录(主要介绍正文部分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练习题等内容,目的是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比较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参加《比较制度经济学》修订的成员及具体分工为:杨哲英(导论、第一、三、五章、结束语),隋振婥(第二、六章),张向玲(第四章),张贺科(第七章),余峰(第八章),关宇(第九、十章)。全书由杨哲英教授统纂定稿。

  在此,特别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对本书编著者的极大信任,使我们能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对待本书的修订工作。

  由于编者水平和能力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甚至失误之处,恳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最后,衷心希望《比较制度经济学》(第二版)能够继续得到读者们的认可。

  

  

  

编  者 ? 

2011年4月

         区域经济学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