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二版前言

  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和开源操作系统的蓬勃兴起推动了UNIX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UNIX系统提供了x86平台下的版本,如Linux和Sun Solaris 10。虚拟化技术的运用,使得我们只需要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就能够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完成以前需要多台计算机才能完成的任务。对于普通的计算机用户,UNIX不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世界。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如何在VMware下安装UNIX系统、UNIX进程管理的内容,强化了UNIX文件系统的讲解,删除了现在已经很少使用的Gopher等网络应用内容,以更加适合课程讲授的需要。

  使用UNIX系统的精华在于UNIX命令。尽管对于已经习惯使用Windows图形界面的读者来说,UNIX中各种各样的命令、纷繁众多的参数、并不十分友好的操作界面就像一道道铁门,但是熟练掌握UNIX命令是成为UNIX专家的必经之路,跨越这些障碍,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本书从UNIX的发展历史讲起,结合实例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UNIX的常用命令、文本编辑、进程管理、文件系统、网络服务等内容。全书共分为13章,循序渐进地介绍了UNIX的强大功能。

  第1章,“UNIX操作系统概述”。带领大家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UNIX的诞生和发展,UNIX的特点及其与Windows系统的比较。

  第2章,“UNIX操作系统基础”。通过第1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UNIX,本章就让大家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全面地亲密接触UNIX,包括UNIX的目录结构、Shell和编辑器。

  第3章,“标准UNIX命令”。本章简要地介绍了UNIX命令行的功能、UNIX命令的基本结构,以及一些常用的UNIX命令,在后面章节中还有对这些命令的详细介绍。

  第4章,“UNIX文件系统”。在任何计算机系统中,文件是保存信息的基本结构。UNIX文件组织的一个特点是将系统内所有内容都看作文件。本章介绍了如何对文件和目录进行操作,如何显示UNIX系统上文件和目录的内容,以及如何建立和删除文件。最后还对文件系统的内部组织进行了讲解,重点介绍了索引节点及其在UNIX文件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创建和维护文件系统。

  第5章,“UNIX的编辑器”。本章讲述了UNIX文本编辑程序的历史,目前UNIX用户经常使用的两种屏幕编辑器—— vi和emacs。

  第6章,“UNIX进程控制”。本章讲解了UNIX进程的概念,论述了进程在操作系统理论中的重要地位。UNIX的进程控制包括创建新进程、执行程序和终止进程。通过命令行的实例,帮助读者了解UNIX的进程管理机制。

  第7章,“Shell”。Shell是UNIX系统的一种工具,它提供了用户和操作系统内核之间的一个接口。Shell就是一些特殊命令的解释器,以请求和影响内核,为用户提供执行实用程序的方法。

  第8章,“Shell编程”。本章是第7章内容的延续和加深,目的是提高大家对Shell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包括Shell编程基础的各种语句。

  第9章,“使用awk和sed”。awk是UNIX系统工具中的一把利器,它对于文件修改、查找和转换数据库、生成简报这类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sed是一个非交互性文本流编辑器。它编辑文件或标准输入导出的文本拷贝。

  第10章,“UNIX安全机制”。本章从用户角度讨论UNIX系统安全,阐述口令保护、文件保护、目录许可和与用户程序有关的某些特性,以及使用crypt命令加密,并给出一些重要的安全忠告,以帮助用户保护自己的账户安全。

  第11章,“UNIX网络通信”。本章简单介绍了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在UNIX下的相关网络配置文件,重点讲解了UNIX下常用的5个网络命令。

  第12章,“UNIX网络服务与应用”。本章讲解了几个常用的网络应用,包括域名解析、WWW服务和FTP,介绍了这些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以及在UNIX环境下如何搭建这些服务。

  第13章,“用户账号管理”。本章通过对用户账号的讲解,使读者理解系统管理员的职责,学会对系统进行基本的管理,如创建用户账号,更改用户权限等。本章教你要成为UNIX系统管理员,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知识。

  在附录A中,我们简单介绍了如何在个人计算机上安装UNIX系统,这将有助于读者搭建自己的学习环境。

  本书约定:对于书中的实例,我们大多数以清单的形式来讲解,清单中加粗的斜体文字是输入的UNIX命令,“//”后面的文字是对命令的注释,斜体文本是对命令响应的输出结果。对于需要注意的内容,我们用楷体标注。

  本书的出发点是向读者提供一种对UNIX系统原理性的介绍,配合实例,把重点放在系统的使用上,理论联系实践,帮助读者深入理解UNIX操作系统。

  本书主要由龚汉明、肖俊才和刘伟编写,另外,徐杰、陈文军、高燕、周松建、周迅、刘秋红、陈小兰、王建平、崔亚军、钱亮等也编写了部分内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教材的电子课件可通过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下载。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所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服务邮箱:wkservice@tsinghua.edu.cn。

  

  

                                                   编 者  

                                                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