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表现出的奇迹般的绩效以及蕴藏的巨大潜力表明,中国这个几经兴衰的数千年文明古国,在世界舞台上再次崛起的势头已无可逆转。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这种崛起带给世界的冲击和震撼是不言而喻的,这毋庸置疑地会重构世界新格局。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论人们对中国怀有什么样的感情,都希望了解中国。因为中国的现状如何、将向何处发展,不仅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也会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

然而要理解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其中,甚至亲身参加过整个变革过程的人,对它的了解,也往往是零乱而片面的。因为中国的情况实在是太复杂了。中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特点,又曾是一个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现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虽然中国政府宣布已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这种建成是初步的,在许多方面这种转轨并未彻底完成。整个改革过程交织着三重转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轨、由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轨。每一重转轨都意味着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都会改变各社会利益阶层的关系,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我们设想一下,即使没有三重转轨,而只有一重转轨,例如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轨,也会产生剧烈的动荡,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之初的血淋淋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而现在更遑论中国同时面临着三重转轨!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许多老问题解决了,然而新问题却在层出不穷。改革浓缩了现代化的进程,也浓缩了实现现代化过程的艰难。这是中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发展的不同之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学院开设的《中国经济概论》课程,迫切地需要一本比较系统地论述中国经济基本状况的教材,以使学生能够对中国经济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本教材承担的正是这一任务。笔者意识到,中国经济自成体系,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差异极大,又有一套自己的术语系统和理论框架,企望不费气力的轻松学习,是比较困难的。本教材的写作力图从纷繁杂乱的现象中理出脉络线索。所以本教材虽然拥有大量的最新资料数据,但并不是资料的堆砌体;它既有理论探讨,也有实际运行的描述剖析。所运用的理论,既有以西方宏、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理论,也有发展经济学理论——因为严格地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发展经济学理论都曾经予以探讨,因此本书也带有一定的发展经济学国别分支的色彩。当然此书的研究不仅限于此,其内涵与外延,都比发展经济学要宽得多。

本教材的编写主要采取改革前后对比分析的方式,或采用与规范的经济理论进行对比的方法,在阐释对比的过程中介绍中国的情况。

本教材设计了十二章内容,基本覆盖中国经济的主要方面,大多数专题都是沿着该章所论述问题在计划经济的过去、转轨过程的现在和进一步改革的未来这一线索展开,使读者了解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掌握中国经济的变动轨迹和方向。这十二章内容是:

第一章: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介绍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状况、过程和目标。

第二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主要介绍中国的计划经济及其得失、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和中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第三章:中国的二元经济与产业结构。主要介绍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现状以及产业结构;并对引起世界关注的中国地区差距和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中国农村经济。主要介绍改革前后中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状况,分析中国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粮食的供求问题。

第五章: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中国作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是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介绍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许多具体举措。

第六章:中国非国有经济的成长与发展。改革后的中国与改革前的中国相比,其本质变化之一就是非国有经济的崛起,这也是保证中国成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前提性条件。本章主要介绍非国有经济中的三类主要形式: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方面的相关情况和问题。

第七章:中国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主要介绍改革前后中国的劳动就业制度及变化,并对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改革模式进行探讨。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都是压力沉重的话题。

第八章:中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和消费。主要介绍了一些个人收入分配和消费的理论、中国改革前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变、现状以及中国的贫困问题,并阐述了居民个人消费的变化。

第九章:中国财税体制。主要介绍公共财政、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以及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

第十章:中国金融体制。主要介绍中国金融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和加入WTO后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新课题。

第十一章: 中国证券市场。中国证券市场是改革后才出现的新事物,本章主要介绍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及现状。

第十二章: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介绍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经济学原理、中国政府的经济管理机构架构及机制;并分析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基本手段。

本教材是为满足远程教育的需求而特意编撰的,主要依托的是由笔者主持编撰出版的《中国经济论纲》(第三版)(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笔者对曾经参与过《中国经济论纲》第三版初稿写作的各位同仁表示感谢。为适应远程教育的需要,笔者按照自己设计的框架体系和研究思路重新调整了结构和内容,并设计了大量的综合练习题。尽管笔者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殚精竭虑,反复批阅,多次增删修改,但由于各种条件和自身能力所限,仍不免有粗疏纰漏之处,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韩琪

2007年元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