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书第1版2004年出版以来,受到许多操作系统教师欢迎。也有的学生来信,表示对书中的一些习题感兴趣。今年,本校计算机教学委员会的专家和领导们敦促我们申报了省级教研课题,希望把工作继续做下去,这对我们是莫大的鼓励。

第2版主要进行了以下一些修订。

 (1)  增加了操作系统安全一章。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日益受到黑客入侵和计算机病毒侵蚀的严重形势,我们从引入一些计算机系统被攻击的案例以引起学生们重视操作系统安全性开始,分析了操作系统易受到攻击的原因,介绍了操作系统安全性机制和对操作系统安全性的评估标准。本章还讨论了目前最流行的UNIX、Linux系统和Windows系统的安全性。

 (2)  删除了MS-DOS一章。20世纪八九十年代,MS-DOS曾经是最流行的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而现在通常它只是被Windows系统内装,一般情况下都不单独使用了,因此已没有必要单独列一章来介绍。

但是,它仍然适用一些非图形化操作,特别是实时性很强的操作,用MS-DOS命令比操作Windows图形快。有些底层功能,比如BIOS配置、端口操作、串口通信、计算机间的ping操作等还要用MS-DOS。就在修订这本书时,计算机感染了病毒,桌面上“我的电脑”、“我的文档”和“IE”等图标无法被点开,只好拿来Windows系统盘从光驱重新安装,但安装前先要保存数据。此时Windows系统已无法为我们保存数据文件。我们的唯一办法是从屏幕左下角执行“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菜单命令,进入MS-DOS。在MS-DOS的命令提示符下,用COPY等命令可以把有用的文件保存到U盘。

因此,在网络课件中我们将保留MS-DOS的位置。

 (3)  第1章增加了操作系统的发展简史。从作业自动定序到IBM 360, 从CTSS、MULTICS到UNIX,以及个人计算机上的DOS和Windows,直至2007年的Vista。指出这些系统推出背景和技术特点,指出前面几个操作系统的开发者都曾获得图灵奖。

 (4)  第2章增加了进程间的通信一节。介绍软中断通信、共享存储区通信、共享文件通信,介绍一些系统变通的称为管道通信、剪贴板通信等技术。用纯软件方法实现互斥的Dekker算法我们也给出一个用C语言改写的版本,可以在没有同步工具的开发环境参考使用。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版) (5)  第3章增加了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的介绍。

 (6)  在实存储器管理和虚存管理的两章,主要增加了关于分页共享要区分数据页和程序页,要以相同页号共享同一个程序页。更详细地讲解了LRU页面栈的管理和页面淘汰算法中的栈操作。增加了分段并分页的存储管理技术的讨论。

此外,还改正了原来存在的一些错误,增加了一些习题。

为了降低读者的阅读成本,本书把第1版的附书光盘进行了小的修改,并置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络本书相应的页面下,读者在学习时可自行免费下载。尽管可以离开配套的课件单独使用,但是我们还是推荐您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因为网站形式的系统包含有一些用ASP和Java实现的交互操作:存储管理的分区分配、分区和分页的地址重定位,FIFO及LRU页面淘汰算法,UNIX文件的多重索引结构,操作系统的交互论坛,一组操作系统单选和多选题目的测试。这种交互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老师出题都有帮助。

您可以参照出版社网站上提供的资料文件中所给的readme文件对系统环境进行配置和安装。可以安装在校园网、网络实验室,也可以安装在个人计算机上。而后从盘上OS WEBS\\content\\index1.asp进入,在运行一段Flash片头动画后,单击“由此进入”按钮,便出现本教学网站的主窗口。

以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单击其中的任一部分进行浏览和交互学习了。

使用本书的老师如果需要其中习题答案,可以与我们联系。网站主窗口有编者的E-mail. 

第2版书稿由有深厚知识功底并有多年操作系统教学经验的肖键宇博士进行了通读,适当地在一批专业名词首次出现时加注了英文。肖教授还乐意担任课题主要负责人把教学网站继续做得更好。参与初版编著的伍桂生、单先余老师几年来一直用本教材给学生授课,陆续提出了很好的改进意见。李亮撰写了关于操作系统安全的第8章。段珊老师也为书稿做了积极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另外,十分感谢本校计算机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杨路明教授,陆惠民教授,陈振、向亦斌副教授所给予的支持。还要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史美林教授、向勇博士给我们的积极评价,并为我们的书稿和网站主审把关,才得以让本书有较好的质量,谨表我们深深的谢忱。

  本稿肯定有不当或不尽如人意之处,难免还有错误,欢迎您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