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正逐步朝着大众化教育方向转型。当前,教育对象的特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则相对滞后。不少教材“内容陈旧、体系老化”,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种现象亟待改变。

    “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内各专业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与新材料不断涌现,对该门课程的教材内容提出了更新要求。

    “电机学”的相关教材虽已有多种版本,但在编写体系上多数仍沿用旧时“电机制造”专业的教材编写方法,电机具体结构的介绍过于繁杂,内部电磁现象的描述过于细致,已远不能适应宽口径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各专业的需要。

    此外,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专业课的课程门类与学时数均已大幅精简,因此,课程内容与学时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从而对出版一本篇幅大为精简却又涵盖更多内容的“电机学”教材,提出了迫切要求。

    本书正是出于上述考虑,为探索出版一本新的“电机学”教材所做的一点大胆尝试。

    本书编排合理、结构新颖。书中删去了大量各种电机的内部结构以及各种电磁现象细节的描述,因而与以往教材相比,内容大为精简。可以满足当前减少学时、精简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能够适应新专业目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一宽口径专业的需要。

    书中还将原惯用的“四大电机”改为“五大类电机”,即将各类特种电机集中编写,独成章节,并将其分成“中小型特种电机”、“驱动微电机”和“控制微电机”三类特种电机。这样,各种电机的分类让人一目了然。

    本书由南昌大学戴文进教授和徐龙权副教授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总体构思和统稿工作。戴文进撰写“绪论”和第5篇“特种电机”,徐龙权撰写了第1篇“变压器”和第2篇“直流电机”,张景明撰写了第4篇“同步电机”和附录部分,杨莉撰写了第3篇“异步电机”. 

    本书所有作者均长期工作在“电机学”的教学第一线,且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切身体会,期望本书的出版能促进“电机学”课程的改革。但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本书在结构体系和内容取舍上均作了较大改革,故书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