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汇编语言、接口技术是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或信息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汇编语言的显著特点是可以直接控制硬件并充分发挥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对于编写高性能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微机接口技术则侧重计算机硬件的结构和I/O系统的组成。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将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技术结合起来,作为一门计算机基础专业课程,已经为许多高校所采用。为了满足在新形式下,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需求,作者在多年承担汇编语言、微机接口技术教学的实践基础上,编写了本教材,将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接口技术融为一体,比较完整地介绍了微型计算机技术,可以适合更多读者的需求。
本书第2版和第1版相比,有以下改进:
1. 为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在第3章增加了“中断矢量表的建立”一节,使中断的讲解更完整。
2. 为了更好地理解接口技术,在第7章前面增加“输入输出系统”一节,并把第1版的第7章改为第6章,第6章改为第7章。
3. 为了更好地理解数/模转换技术,在第8章中增加“数/模转换原理”一节。
4. 修改了第1版中一些难理解的概念,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
5. 改正了已经发现的第1版中的错误。
6.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增加了三个附录信息,分别是ASCII码字符表及控制符号的定义、DOS系统功能调用一览表和BIOS中断。
全书共分9章,第1章和第2章是理论基础部分,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的概述和80X86微处理器原理。第3章和第4章是汇编语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80X86的指令系统、寻址方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5章是软件接口技术,主要介绍DOS下的端口调用技术和Windows环境下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接口调用方式。第6章是输入输出系统,主要介绍CPU与外设接口的传输控制方式,其中详细介绍了中断和DMA技术。第7章和第8章是接口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定时/计数器、串并行接口、A/D和D/A转换技术。第9章是高速串行总线,介绍最新的高速串行接口USB和IEEE 1394.
本书第1版由王让定、陈金儿、叶富乐、史旭华共同编写,其中第1章和第2章由史旭华执笔,第3章和第4章由叶富乐执笔,第5章由王让定执笔,其余各章由陈金儿执笔,王让定教授负责全书的统稿。
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根据国内相关教师的建议,在原第1版的基础上,在本书作者和相关教师的共同参与下,全面修订了本书内容。本书第2版的修订由参加课程建设的朱莹执笔,王让定教授负责全书的统稿,这里非常感谢课程建设中付出心血的陈金儿、石守东、章安良和钱江波。
本书的出版凝聚了许多同行的智慧和心血,这里特别感谢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白中英教授,他的详细审阅是本书出版和再版的基础;感谢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蒋昌俊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赵荣椿教授。
同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与本书相配套的教学辅助教材《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习题汇编与精解》,并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上下载与本教材相对应的电子教案。
由于本书编者水平有限,本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专家和读者不吝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