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修课,它与管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共称信管专业核心课程。本书针对大学信管专业的教学特点,不仅侧重理论方法的介绍,还侧重拓宽学生视野,加入对具有不同行业特征系统开发过程的全面描述,注重开发过程的连续性及开发工具选择的先进性,完整阐释从系统规划到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全过程。而且在教材组织中充分考虑了面向对象方法的应用,并加入相关案例,对UML理论方法及工具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书在参考、借鉴国内外较多的相关教材、专著的基础上,立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方法与技术的统一,在把握先进性、适用性、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必要的扩充和补充,旨在编写出适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学需要的教材。本书注重突出以下三个特色:
(1) 理论体系清晰完整,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
本书按照系统开发流程,对各种开发方法的理论依据、开发步骤及研究现状进行详细阐述,针对各种方法的优势及适用范围进行对比分析。在此理论基础上,引用适量案例进行分析,以补充说明理论应用过程及系统开发全过程。
(2) 案例连续性好,代表性强。
本书在案例组织过程中,挑选了各行业具有代表性的、运行效果良好的开发实例,并详细描述各案例开发的完整过程,包括基本开发方法的选择,系统规划方法的应用,系统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的建立,以及系统实施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好的连续性。
(3) 图表工具规范,开发工具先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教材中图表工具符号的设置特点,结合实际应用,统一各种图表工具的元素符号,规范其制作流程,并将其应用到各案例中。
本书共分11章。在介绍信息系统的有关概念、结构、功能和开发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原理,系统地论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建模过程,并附有适量的实例。
本书由杜娟任主编,赵春艳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为:第1章由杜娟、屈春艳编写,第2章由杜娟、白宏伟编写,第3章由王洪英编写,第4、9章由杜娟编写,第5、7、8章由赵春艳编写,第6章由王勇编写,第10章由白宏伟编写,赵晶晶完成了第11章案例的搜集与编写工作,杜娟整理了学生毕业设计形成附录。于立为本书编写大纲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并协助完成了最终审稿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阅和引用了许多作者的研究成果,我们都以参考文献的形式列于书末。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此表示由衷的谢意。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对该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亦表示感谢。
由于信息管理领域知识包含的内容丰富、覆盖面宽,又是一门综合的交叉学科,因此本书在体系结构、内容取舍和轻重把握上一定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另外,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