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能够完成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活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物流服务功能的有机整体。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其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通常很难用一种准确的数学模型来进行描述并加以分析,往往需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或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来进行处理。通过对物流系统的仿真,可以预演或再现物流系统的运行规律,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中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物流系统仿真已成为研究物流系统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在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领域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物流管理系列教材之一,本书旨在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物流系统及仿真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仿真工具。读者通过学习,不但能了解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理论,而且能掌握运用仿真工具的技能并应用于实际物流系统。

目前有关物流系统仿真的书籍很多,一类主要是强调物流系统仿真的应用,主要介绍可视化物流系统仿真工具及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另一类则是以介绍系统仿真原理和方法为主,同时穿插介绍物流系统仿真的案例,但两者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按物流系统、系统仿真原理、仿真工具及案例等内容进行组织,力图把物流系统、系统仿真原理及方法、可视化物流系统仿真工具及案例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物流系统的阐述中,着重概括一般物流系统的分类、特征、要素和结构,并对现代生产物流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使读者对仿真对象能有深刻认识。在系统仿真原理的阐述中,除了介绍随机数产生、连续系统及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仿真输入及输出分析方法等基本仿真原理和方法外,还着重介绍了可视化交互仿真方法,这样使仿真原理与仿真工具能够较好地衔接。仿真案例部分的案例都是从实际的科研项目中提炼和抽象出来的,并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组织安排,案例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前面的理论和方法,这样既适合于教学,也兼顾到研究的需要。

全书共13章,其中第1、2章主要介绍物流系统基本概念,包括物流系统及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现代生产物流系统及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3~8章主要介绍了系统仿真原理及方法,包括随机数的产生(第3章)、连续系统及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第4、5章)、仿真输入及输出分析方法(第6、7章)和物流系统可视化交互仿真(第8章);第9~13章主要介绍可视化物流系统仿真工具及案例,第9章主要介绍了几种主流的物流系统仿真工具,包括Flexsim、Witness、Arena、Extend等软件,第10~13章给出了利用Flexsim仿真平台进行物流系统仿真的4个典型案例,包括单服务台排队系统仿真(第10章)、半导体晶圆制造生产线仿真(第11章)、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仿真(第12章)和物流配送中心仿真(第13章). 

全书的内容和结构由王红卫构思和确定,第1章由王红卫和谢勇编写,王红卫编写第3、7章,谢勇编写第2、6、12、13章,王小平编写第4、5、9、10章,祁超编写第8、11章。全书由王红卫统稿和修改。在物流系统仿真的案例设计中,吴颖、涂琰、姚刘芳等研究生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物流系统仿真前言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委会成员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清华大学出版社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为作者的水平有限,本书一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