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2005年11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本次会议上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确立了新时期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1997年、2000年和2006年,我社按照当时社会的需求,先后出版了三套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材,受到全国多所中等职业学校用户的好评。

未来几年内,各行各业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存在巨大的缺口,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靠中等职业教育来承担,因此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根据国家教育部“学制要缩短、课时要压缩、相关专业要打通、强化技能培养”的要求,结合教育部关于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和劳动部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并考虑到目前我国各就业岗位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以及培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就业等因素,我们组织北京、江苏、四川、河北、黑龙江等省市有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以及多家IT企业技术专家,遵循“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的原则,编写了本套教材。

本套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以提高使用者的职业能力为重点,具有以下特点。

 (1)  定位: 面向接受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中职(包括社会培训)学生,突出中等职业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当前新的教学理念。

 (2)  体系: 突出任务驱动、项目式教学,以满足新教学需要为首要目标,使学生学习后可以尽快胜任所在岗位的工作。

 (3)  内容: 反映技术发展,体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突出实训。选择大量与知识点紧密结合的实际操作案例,力求任务明确、步骤翔实、练习有度、易学易用。

 (4)  服务: 为教师提供培训和交流服务。

本套教材的核心就是采用“项目教学法”理念。该理念打破了传统教材的模式,以“项目”为中心,以具体的应用案例组织知识点,对于要解决的问题,先不讲理论,只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先学会应用,再回头讲理论,理论以够用为度。这种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职业能力。

为方便教学,我们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http://www.tup.com.cn)上提供了教学素材供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使用的教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所需教材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衷心希望全国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专家与我们联系,帮助我们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建设。对教材中出现的问题,欢迎用户们指正。联系方式: 010-62781809, shuaizhq@tup.tsinghua.edu.cn. 

丛书编写委员会2007年5月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丛书序前

言中职·清华版“十一五”规划教材·计算机

  由于数码设备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应用是当今流行的一门技术,电子相册、家庭MTV的制作将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本教材将从实用角度出发,让读者快速掌握多媒体技术。

本教材介绍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并结合当今最流行的多媒体软件对多媒体素材采集、编辑和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教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采用实例与实训相结合的编写方法,切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强调技能、重在操作,并从面向实际、突出实用的角度出发,将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多媒体设备使用与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处理方法结合在一起,更突出实用的特点。教材案例丰富,操作步骤具体,使学生上手容易,学习轻松。同时通过实训项目练习可使读者掌握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技巧。

本教材共计5章,第1章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的安装与使用方法;第2~4章通过实例和实训项目详细介绍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并将相应素材采集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介绍,更突出实用的特点;第5章则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与制作实例使读者掌握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技巧。书中配有光盘,其中包括了所有范例的素材和完成效果,方便读者学习和参考。同时读者也可以自己采集或从网上下载素材,从而制作出独具特色的多媒体作品。

本书可作为中职、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基础课教材及多媒体技术应用初级爱好者的入门教材,建议学时数为70学时。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白秀轩、吴洋、常莹、刘正宏、余宝海,北京建材学校贺凤云、刘春霞和宣武区第一职业学校韩祖德、袁胜昔。限于作者的能力和水平,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2007年7月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