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各行各业对于现代秘书人才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对秘书的要求已由过去强调打字、写作和存档这类基本技能向掌握英语、办公自动化、财务知识等这些更广泛的领域拓展;其次,秘书不仅要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还要熟悉本企业所在的行业和专业的情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对秘书的非智力因素的要求,已和对智力因素的要求同等看待。
秘书人才的培养主要靠职业教育来承担,为适应当前职业秘书教育的发展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学制要缩短、课时要压缩、相关专业要打通、强化技能培养”的要求,结合目前我国各就业岗位对秘书人才的新需求,我们组织了全国各地三十多位有实践经验的文秘专业优秀教师以及秘书行业专家,遵循“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的原则,编写了本套教材。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职业秘书写作教程
第一,面向就业。在教材选择上,本套丛书定位于职业教育,紧扣秘书的职业特点,针对秘书就业的岗位技能需求,加大了人际关系、商务活动、办公室综合事务等方面的比重,最终形成了秘书基础与实务、秘书写作、资料与档案管理,秘书礼仪、人际沟通、办公室综合事务管理、商务活动管理、秘书办公自动化、职业秘书英语等几大核心内容构建的丛书体系。
第二,突出实训。在章节结构的安排上,本套丛书摆脱了传统的按“办文、办会、办事”模式的章节安排方法,各书都是按秘书的工作流程和具体事项来安排的;在编写形式上,本套丛书摒弃了许多秘书学教材连篇累牍地介绍“性质”、“分类”、“特点”之类知识的传统讲授方法,突出可操作性,通过大量的案例、实训,讲授解决问题的原则、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追求新颖。秘书是一个对社会环境变化较敏感的职业,因此文秘专业教材也应“与时俱进”。与丛书名称相对应,本套教材的所有教学案例也力求是最新的。同时,针对部分课程的教学特点,从教学方法上加以创新,推出了配套的情景案例教学教材。
尽管竭诚努力,但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本套丛书仍有不足之处,作为本套丛书的主编,我期望与广大读者交流,欢迎读者登录本人的网站(www.tanyiping.com),给予批评指正,以便在将来修订完善。
谭一平
2007年6月于北京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各用人单位对于秘书人选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我国的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培养出什么样的秘书人才,才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这是每一个从事或关注秘书教育的人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职业教育强调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在不断地摸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实践证明,实训教学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当然,只有好的设想还不够,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设置让很多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感到头疼。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特点,我们编写了这本《职业秘书写作教程》,旨在指导秘书专业写作教学。
本教材和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内容贴近职业院校学生和现代企业的实际需求。
教材对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进行了整合,重新归类,删去了一些企业中不常用的文种,对企业常用文书下了较大篇幅进行阐述。
2编写体例打破传统教材模式。
教材中加大了例文参考的篇幅,每个文种后面都有练习与实训,这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
〖1〗职业秘书写作教程
3所选案例比较新颖,贴近企业实际。
教材中所选案例大都选自企业或者用人单位实际工作中,有一部分案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参与本书编写的大都是来自于职业院校秘书专业教学第一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工作实践经验的秘书专业教师。本书编写者的分工是:吴良勤(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编写第二、四、五章,并负责编写的组织工作和对全书统稿;雷鸣(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负责编写第一、三章;王军(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编写第三、六章;邬军(南京普尔教育)负责编写第二、七章。本书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教育部高职高专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库成员、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文秘教研组组长吴良勤担任主编,由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孟庆荣教授、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金常德副教授担任主审。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借鉴了大量文献,走访了许多一线秘书,在此,对所有参考文献作者和对本书提供帮助的秘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本书的例文参考中,很多案例由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2008届毕业生沈燕提供;周美娇、丁蕴仪、胡燕萍、孙伟、毛雯莉等同学在文字录入、材料收集、校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尽管编写组力求本书体例合理、内容新颖、文字规范,但由于篇幅有限,特别是编写者水平有限,本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同仁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便进一步修订使之日臻完善!
吴良勤
2009年8月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