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既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础,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数学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政治、法律、经济等领域中的专业问题,也已从单纯的定性研究转变为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因此数学素质应成为当代文科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的思想、方法也应成为人文专业的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工具。

  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各学科领域的重要性已有目共睹,各高校也都适时地在文科专业开设了相应的高等数学课程。然而在人文专业开设高等数学课程应考虑文科专业的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否则,不但起不到数学教育的作用,相反还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不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人文学科领域的渗透及应用,也不利于文科专业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目前,已出版的文科高等数学教材基本都包括传统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部分内容,这就需要有足够的学时作保证。而已出版的应用数学教材,大多都是根据理工专业的学科特点而编写,需要读者具备深厚的高等数学基础。因此,编写一本适于学时少、对数学要求不高的文科专业使用的应用数学教材就尤显重要。本书的四位作者,经过近20年对文科高等数学的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在此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本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内容的多样性与选择性,体系安排新颖。专题内容的多样性,可调动读者了解数学、使用数学方法的积极性与兴趣; 其选择性,一方面可使教师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把握各专题的教学深度,也可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专业需求进行有选择的深层次的探讨。本教材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同时,形成了如下特色。

    (1) 教材内容的选择着重数学方法的实用性、先进性与趣味性。教材内容的选择、安排,不是简单地将高等数学内容进行删减、增加,而是紧密结合政法等人文专业的学科特点,对经典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重点介绍先进的、应用广泛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以及数学软件在政治、法学、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拓宽读者解决这些领域专业问题的研究思路。

    (2) 教材体系安排以专题形式展开,新颖独特。每一个专题都以问题引出—模型建立—问题解决—结果分析为主线,有利于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与引导,提高文科专业学生的数学人文素养,使数学思维延伸至一般的思维。同时,教师还可根据课时情况灵活安排各专题所要求的深度与广度。

    (3) 采用案例教学,拓展了数学应用于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实例范围。本教材力求从读者熟悉的事物与现象出发,采用案例式教学,将数学素质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案例的讲解中,突出数学思想的介绍及数学方法的应用,使读者感受到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增加读者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案例的选择,既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参考书中涉及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同时也有作者多年教学研究的结晶。

    (4)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借助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数学软件教学,可使学生脱离繁琐的数学计算、严密的理论推导,而把重点转变为对实际问题的模型建立及解决方法的探讨分析上。书中介绍了常用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的简单使用和优化计算工具MATLAB软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利用数学软件进行学习并进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5) 为理解、巩固所介绍的数学方法及其应用,书后附有适量习题。各专题后都安排有背景丰富的习题供学生选做,以达到教材正文与习题相配,理论与方法相宜。为配合读者的学习,书后附有部分专题的习题答案。

  总之,本书在强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之外,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读者在阅读此书后,能开阔思路,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初稿体系是在中国政法大学校级教改项目 “政法专业应用数学教材编写与修订改革研究”中所确立的,具体的编写组织工作及本书的统稿由刘淑环负责。各专题内容经过编写人员的共同讨论、多次修改,最终定稿。参加编写的有刘淑环(专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刘崇丽(专题二、三、五、八)、闫红霞(专题二、三、四、五、六)、肖滢(专题二、九、十)。书后附表由闫红霞完成,部分习题答案由刘淑环、闫红霞、肖滢共同提供。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吸收了各兄弟院校高等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新颖例题,借鉴了国内经济、管理、法学等专业中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成功案例,同时也参考了从国外翻译过来的一些著作中的精华,在此深表感谢。同时,本书的编写,得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中国政法大学科学技术教学部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试图为学时少(不超过68学时)且对数学理论要求不高的政法等人文专业的读者提供一本比较合适的应用数学教材。尽管作者有良好的愿望,但由于这一工作的难度较大,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肯定会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为体现文科专业应用数学教学的一种改革模式,我们希望能抛砖引玉。对书中不当之处,恳切希望广大读者和各位同仁批评指正,以期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