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前言
本书是为了适应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以及金融、投资等行业的实践工作而写作出版的。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国际投资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经济活动和联系的主要内容,对国际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末及21世纪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国际投资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加快。中国自2001年成功加入WTO后,明显加大了对外商投资的开放力度,放宽了外商投资的股本限制,服务贸易领域也进一步开放。投资软硬环境的不断改善及我国经济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也使得外商对华投资信心倍增。在全球FDI自2001年开始持续低迷,连续三年萎缩的情况下,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却连创新高,在2002和2003年连续两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吸收FDI的第一大国。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额更是突破600亿美元大关。可以说,在中国国际投资不断发展的今天,既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去分析这一热点主题,正是本书的写作初衷。
本书的主要结构安排如下:
本书共分四篇十二章。
在第一篇理论篇(第一至三章)中,第一章主要介绍国际投资的定义与特点、产生与发展以及各种经济效应,旨在阐释“What——什么是国际投资”这一主题;第二章主要介绍包括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间接投资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渊源,旨在揭示“Why——为什么进行国际投资”的主题;第三章在解释国际投资环境内涵的基础上,推介了各种评估国际投资环境优劣的方法,旨在说明“Where——到什么地方投资”的主题。
在第二篇方式篇(第四至八章)中,主要围绕“How——以什么方式进行国际投资”的主题,分别介绍了三种国际投资方式:国际直接投资(第四至六章)、国际间接投资(第七章)和国际灵活投资(第八章),其中以国际直接投资为重点,既剖析了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主题——跨国公司,也剖析了国际直接投资的金融支柱——跨国银行。
在第三篇管理篇(第九至十章)中,则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国际投资风险管理(第九章),二是国际投资法律管理(第十章),旨在说明即使在其他条件相似时,国际投资绩效仍然千差万别的真正原因。
在第四篇国情篇(第十一至十二章)中,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础,既分析了中国的吸引外资情况(第十一章),也分析了中国的对外投资情况(第十二章)。
本书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的专业教师、研究生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共同编写而成。其中,綦建红进行整体设计、草拟写作提纲,并组织编写工作。各章执笔人分别为:綦建红(第一章、第三章)、杨春艳(第二章至第十章)、杨颖(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八章的前两节)、邓蕊(第六章、第九章)、高培道(第七章)、王俊华(第八章的第三节)、周洁琼(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斧正。
綦建红
2005年7月22日
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第2版前言
自2005年10月《国际投资学教程》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支持,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加印了3次,印刷总册数达到了12 000册。这种厚爱让我们非常感动,也让我们惴惴不安。毕竟国际投资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例如,进入2004年之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出现反弹,且增长速度出人意料,至2006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3 060亿美元,非常接近2000年创造的最高纪录;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不仅成为吸引外资的生力军,而且开始成为重要的外向投资来源。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2005年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 330亿美元,占全世界外向流量的17%;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研发热潮方兴未艾,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明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全球能源价格上涨,跨国公司在采掘业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其中,发达国家在采掘业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990年的90%下降到2005年的70%,而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在采掘业中的内向外国直接投资混合存量估算在1990—2000年增长了一倍多,2000—2005年再次增加了50%……
面对这些丰富多彩的国际投资新发展,我们感到十分有必要再版这本教材,并在新版当中突出四个方面:其一,把国际投资发展的最新动态介绍给读者;其二,在第1版各种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更新教材中所涉及的各类数据,从而为读者纵向了解国际投资、从事相关主题的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方便;其三,修订第1版教材中的一些文字错误,令教材更加赏心悦目;其四,调整和补充了许多案例分析,增强了内容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在第1版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来自本省其他高等院校及北京、浙江、河南等省高等院校的信息反馈,他们既表达了对此教材的珍爱之情,赋予我们很多鼓励和赞赏,同时也提出了能够增加教学课件、更新相关案例、提供配套试题的期许。在此,我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并在第2版教材的修订过程中,完善本书的教学课件和学习网站建设,尽力满足广大读者们的愿望。
本教材第2版的写作还加入了一些新的作者。其各章执笔人分别为:綦建红(第一章、第三章),杨春艳(第二章、第十章),杨颖、鞠磊(第四章、第五章),邓蕊、鞠磊(第六章、第九章),高培道(第七章),臧楠(第八章的前两节),王俊华(第八章的第三节),周洁琼(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尽管第2版教材做了许多修正,但错误和不妥之处仍然难免。因此,我们一如既往地期盼来自各方的建议与斧正!
綦建红
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