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对象的信息化使得计算机辅助审计成为必然。为了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于开设审计、会计等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来说,迫切需要开设计算机辅助审计课程;同时,对于进入审计行业的审计人员来说,也迫切需要学习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胜任所从事的审计工作。因此,急需出版一本适合目前需要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著作。
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相关著作,作者在对计算机辅助审计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集前人之所长,总结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理论与实践,形成自己的某些观点,以指导教学、科研和实践。
内容
目前我国开展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多为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本书力求全面反映该领域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内容安排上首先分析国内外关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然后介绍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所需的相关基础知识,分析国内外常见的审计软件;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重点分析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关键步骤:审计数据采集、审计数据预处理、审计数据分析;最后,介绍目前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研究热点——联网审计。
特色
本书紧扣目前我国开展的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现状和特点,在介绍国内外关于计算机辅助审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案例,系统地分析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技术方法。和同类著作相比,本书具有系统性强、可操作性好、理论联系实际等特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实务教材,也可作为审计人员学习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理论教材,因此,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计算机辅助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对象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审计、会计、财务、信息管理、计算机等各有关专业的教材,可供本科生、研究生两个层次的读者使用,也可作为审计人员的实务用书、专业培训教材以及业务学习资料。
作者
本书作者多年从事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如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项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向的科研项目;参加了国家“863”计划项目“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国务院“金审工程”等项目;担任过“数据采集与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向的课程教学工作。作者还发表了相关的科研和教学论文50余篇。
致谢
感谢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南京审计学院院长王家新教授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刘思峰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Robin Qiu教授、南京审计学院以及审计实务部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对本书写作的指导思想和框架结构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另外,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70101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60390281)、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5KJB520054)以及江苏省“青蓝工程”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不足之处,恳请读者不吝赐教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