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

新闻报道作为传播信息、和引导人们认识世界的特殊工作,是党和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专业的大学师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深刻认识新闻传播活动的性质和要求,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根本保证。在新世纪,记者履行崇高的社会使命,宏扬新闻职业道德,在报道中贯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需要深入学习、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任何国家的新闻媒体都遵循一定的思想原则,都受本国的政治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超政治、超意识形态的新闻媒介是不存在的。我国的党报和其他主流媒体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立足于准确反映和科学说明社会的变动,维护人民与国家利益,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统领新闻传播活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杰出思想家创立的。在我国,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学说,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新闻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以“三贴近”指导新闻工作,是我国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

应当看到,在全球化进程中虽然各国政要和新闻界的共同语言不断增多,但意识形态的分野有时针锋相对,时刻挑战和考验每个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全球传播充满各国软实力的较量,如何认识各种事变,维护本国利益和尊严,新闻界必须及时做出正确的回答。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都在飞速进步,正确宣传我们的宏伟事业,鼓舞人民的斗志,解释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矛盾,都需要崭新的思维。新闻媒介站在巨变的前沿,感受和传达人民的心声,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报道活动,才能真实地揭示社会趋势,指引人民认识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新闻领域的体现,尊重事实、尊重人民群众的意志与创造精神,给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了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指南。中国共产党号召新闻工作者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目的在于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维护新闻工作的纯洁性,启迪记者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腐蚀,克服虚假报道、低俗之风和有偿新闻,自觉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队伍。

本书选取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中有关新闻问题的精辟文字和我国领导人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和相关文件,本着少而精、精而准、准而实用的原则,以全篇或节选精华部分编排十个论题,每篇正文之前加注了“背景介绍”和“阅读提示”。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绝不是照抄它的词句,而是掌握它的灵魂,以其思想精华解决新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正如恩格斯说: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本“经典读本”中的观点大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结论,多数富有普遍的理论意义,有的则主要具有历史价值,我们只能根据今天的新闻工作实践吸取有直接教益的东西。列宁指出: “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些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恰恰相反,我们深信: 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

正因为如此,本书的姊妹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基础》一书依据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点,进行系统的理论探索,力求把我国的党报理论建立在与时俱进的科学基石上,侧重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原理和范畴进行综合、全面和现实的分析。

本书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基础》一书构成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教材,既能阅读原著又可满足掌握其理论体系的需要,是新闻工作者和高校新闻学专业师生必不可少的学习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