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无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还是在西方经济学者的著作中,“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一般是通用的。“政治经济学”一词在马克思以前的许多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已经普遍使用,马克思沿用了这一概念,而且专门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他的巨著《资本论》的副标题也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是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一词,常常被望文生义地认为是既讲政治又讲经济的学科,这是误解。在西方,如德国、法国等国家,“政治经济学”与“国民经济学”是同义的,它是研究整个国家社会的经济问题的。
随着社会经济和经济理论的发展,出现了研究经济问题的许多分支学科。一级学科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又各自分出多门二级学科。现在,我国高校所开设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属于理论经济学的一门课程,其阐述的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成为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既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多层次和本质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也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及其运行规律,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方法论指导。马克思所讲的商品货币理论、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再生产理论、经济危机理论、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和地租理论等,是分析当时资本主义经济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同样,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的这些理论不但不过时,而且是我们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当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指导思想。另外,马克思的有关著作中关于人类历史发展、国家制度等方面的观点也对当今新制度经济学、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新现象、新问题不断出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马克思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始终是我们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和工具。只有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立足点和工具,才能使其打下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为今后的理论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实践铺平道路和指明方向。
在改革开放前的较长一段时间中,曾将西方经济学称作资产阶级经济学或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一概排斥,简单骂倒。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高校财经专业都开设了占很多学分的西方经济学,但我们切忌由过去的“骂倒”变为现在的“拜倒”。西方经济学有值得借鉴和汲取的一些内容与方法,但要看到西方经济学一般只注重现象的描述和比较,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着重于经济问题本质的阐述,具有理论上的深刻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作为财经类专业的本科学生,无论他们以后从事哪方面的具体工作,必须打好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因此,要求读者既要掌握西方经济学一般原理,更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近期,学术界开展了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否都是财经类高校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讨论,产生了究竟是一个基础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唯一基础,还是两个基础即西方经济学也是基础的不同意见。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属于理论经济学的学科,都应该是财经类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是对财经专业其他课程起理论指导作用的理论基础课程。毛泽东曾说:“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讲的马克思主义包括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起理论指导作用的理论基础课,而西方经济学只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所以不应将西方经济学凌驾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上或是以西方经济学排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天津财经大学的石晶莹同志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比较系统且简括地阐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经济学基本原理。许多重要理论阐述比较准确,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比如,《资本论》中讲资本积累理论时,提出“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问题,不少论著中将其解释为由简单商品经济转化或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这不符合原意,本书作了比较准确的解释。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方用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再购买追加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并没有违反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恰恰是遵循了这一规律,即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双方遵守了等价交换原则,这恰恰是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
本书在一些概念的解释上,避免了一些论著和教材中常见的不准确的界定。如“资本积聚”概念就存在怎样准确解释的问题,一般教材和论著中将其解释为:“资本积聚就是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资本化而扩大它的规模。”这个界定难以与资本积累相区别,而马克思提出资本积聚的概念,是指通过资本价值的积累转化为实物形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规模扩大。因此,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结果。天津财经大学石晶莹主编的本书解释为“资本积聚标志着资本所支配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加”,这是比较准确的、符合马克思原意的解释。
本书不是简单地转述马克思的经济学范畴和原理,而是既把握和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又着眼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新情况和新问题,既用理论分析实际,又用实际情况和资料丰富理论。当然,书中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在再版时,经过修订使其更加完善,更适宜于做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 卫兴华
2008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