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计算机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部门,如机关、学校、研究所、工厂、公司、医院、家庭等。与几年前不同的是,这些计算机绝大多数连接了网络。一般家庭的计算机开始是通过Modem拨号与Internet连接,后来一部分改变为通过ISDN拨号入网,现在已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是使用ADSL宽带入网。而单位上的计算机则连接成局域网,再通过一台服务器与Internet连接。通过网络,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共享各种信息。
局域网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5年美国Xerox公司推出的实验性以太网(Ethernet)和1974年英国剑桥大学研制的剑桥环网为典型代表。目前,Novell公司的NetWare、IBM公司的令牌环网、3COM公司的3COM Ether系列网、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NT和Windows 2000 Server、Datapoint公司的ARCNET网,都是极为流行的局域网。局域网覆盖范围小,常常为某一单位所独有,数据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建网周期短、便于管理和扩充。
可以说局域网是专为微机而设计的网络系统,因此微机的飞速发展必然促使局域网的飞速发展。现在局域网正朝着高速信息传输的方向发展。速度的限制主要源于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因为计算机内部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率远远高于计算机外部传输介质上的数据传输率。人们正试图通过各种技术方案来提高外网传输速率。局域网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您必须学会如何使用它,否则就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您必须学会如何维护它,否则出了故障就只能等待,以致于延误您的工作进程。您必须学会简单网络的组建,否则就要事事求人,既耗费时间又耗费经费。大型网络是有专人管理的,小型网络只能由您自己管理。
目前,市场上也有部分教材重视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的实际操作,但它主要是为培训在职人员上岗使用的,系统性差、理性分析不足。而专门为高职高专学生编写的教材则实践性、系统性、针对性较差。大部分高职高专采用的计算机网络教材与本科生采用的计算机网络教材没有多少差别,这与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目标不相符。
作者力图为高职高专学生提供一本合适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带领学生从头开始认识局域网,掌握我们常常与之打交道的各种局域网的组建维护和管理。全书共14章,内容可以分为四大部分:第1~3章介绍局域网的一般知识;第4~8章介绍如何组建与使用局域网,是全书的重点;第9~11章介绍无线局域网的组建、远程访问局域网与局域网接入并共享Internet,属于进阶提高的内容;第12~14章介绍局域网的安全管理,是一般用户应该掌握并且不难的内容。各章主要内容是:第1章介绍各种类型的局域网,让我们既了解常用的简单局域网,又了解局域网的当前发展状况。第2章介绍组建局域网所需的各种硬件和软件,特别介绍了共享介质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IP地址与子网掩码和综合布线系统,这些知识是组建局域网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第3章介绍网络的规划与设计原则,列举了几种既简单又典型的局域网的硬件连接与布线方案。第4章介绍了Windows 98/2000/XP对等网的组建方法,归纳了组建对等网的一般流程。第5章介绍了Windows对等网的实际应用,包括一般应用与高级应用。第6章、第7章分别介绍了在Windows NT 4.0 Server与Windows 2000 Server平台上组建C/S网络的实际操作。第8章介绍了C/S网络的内部服务,主要是Internet常见的服务,如WWW服务、FTP服务与DNS服务。第9章介绍了如何组建无线局域网,重点介绍了无中心结构的无线对等网与用无线AP(无线接入点)组网的方法,后者可以与现有有线网络连接并共享Internet。第10章介绍了NTS 4.0局域网的远程访问系统,即如何通过电话线从远方访问一个NTS 4.0局域网。第11章介绍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主要方式,重点介绍了拨号接入与ADSL宽带入网两种方式。第12章介绍局域网的常规管理,主要介绍了网络管理的一般概念、ISO网络管理模式,重点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中三个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第13章介绍了局域网的故障处理,主要介绍了局域网故障诊断和排除的策略与步骤、局域网故障诊断的常用工具,重点介绍了网卡、调制解调器、xDSL常见故障的表现、分析方法和处理方法,列举了一些排除故障的实例。第14章介绍了局域网的安全管理,从危及网络安全的根本因素着手,介绍了如何网络安全的策略、措施及防火墙的配置方法,重点介绍了从内存、网页、邮件、文件等方面防黑反毒,同时也介绍了用控制台对全网进行安全监控,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杀毒的实际操作方法。
本书力求选择一个恰当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局域网,力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懂得如何做,而且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全书采用文字描述与图形界面相结合的方法;取材合适,繁简得当,重点突出;层次结构合理、严谨。本书旨在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认识局域网的物理结构,掌握网络软件的具体安装方法,理解哪些网络软件运行在哪些机器上,清楚信息在网络中的流动路线,从而理解局域网的运行原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能自己动手组建一些常见的局域网,并把局域网与Internet连接起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成为组建和管理局域网的能手。
本书是以计算机专业、信息专业、电子类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与其他有关理工科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为阅读对象而编写的,可作为高职高专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开办“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学习班的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管理、特别是从事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由于作者掌握的知识与其认知程度有限,书中一定会存在许多缺点甚至错误,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天津大学边奠英教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事业部王景先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和敬礼。
编 者
再 版 前 言
本书自2005年出版以来,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作者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根据读者所提出的意见和几年来计算机网络(特别是计算机局域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作者对原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现将所做的主要修改列举如下。
(1) 对第1章的修改。将原书中的“交换局域网”一小节的内容合并到“高速局域网”一小节中;删除了原书中的“ATM局域网仿真”一小节;对本章内容进行了大量压缩。这些修改的出发点是:突出最主要最实用的内容,删除一些烦琐细节和理论性较强的细节。
(2) 对第2章的修改:删除了网络软件的运行、共享介质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综合布线系统三个小节。这里仅仅是删除了单独列出的小节,而其内容则合并到了其他小节,或其他章的某些小节,但对所有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和精简,使篇幅更为紧凑。
(3) 对第3章的修改:将第2章的“综合布线系统”一小节移到本章,对本章其余内容进行了精简和调整。
(4) 对第4章的修改:将“多操作系统混合组建对等网”一小节移到“局域网接入Internet”一章中,新增了“Windows Server 2003组建对等网”一小节。“多操作系统混合组建对等网”这一小节的内容更偏重于讲解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方法。
(5) 对第5章的修改:对本章改动较大,不仅保留了对等网一般应用的全部内容,还保留了视频广播的内容,而删除了其余所有高级应用内容。这主要考虑到这些内容有专门的书刊介绍,而它占用较大的篇幅,这不是本书的写作目的。
(6) 对第6章的修改:删除了原书第6章的全部内容,因为Windows NT在一般场合下已经不使用了。
原书的第7章成为新版的第6章,但内容改为“Windows Server 2003组建C/S网”。
(7) 原书的第8章成为新版的第7章,内容改为“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应用”,对原书第8章(新版第7章)各小节的标题和内容进行了大量改动。
(8) 原书的第9章成为新版的第8章,这部分增加了无线组网的实例。
(9) 原书的第11章成为新版的第9章,标题是“局域网接入Internet”,以讲述Windows Server 2003作为服务器接入Internet为主。
(10)原书的第10章仍为新版的第10章,但标题改为“局域网远程访问”。这部分内容以Windows Server 2003为远程访问服务器,同时介绍了“实现拨号远程访问”和“实现VPN远程访问”两种不同的方法。
之所以将原书中“局域网远程访问”与“局域网接入Internet”两章顺序交换,即将“局域网接入Internet”放在前面(第9章),而将“局域网远程访问”放在后面(第10章),是考虑到局域网远程访问是以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知识和操作为基础的,这样安排更合理。
(11)原书第12~14章依次成为本书第11~13章,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仔细校正,作了相应的增删。
本书将原书中使用集线器的地方一律换为交换机(微型),这是考虑到目前集线器已经很少使用了。此外,还增加了路由器(微型)的实际使用操作。
目前Windows 7已经面市,但使用不广泛、不普及,所以新版内容中没有将其列入。而Windows Server 2003和Windows XP是现在用得最为普遍的系统,故本书给予重点介绍。
本次再版,作者对全书进行了通读和校正,改正了原书中一些错误,修改了原书中一些不准确的说法。
本书的目的在于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根本性的、带启发性的知识和操作。之后,学生就可以自己去学习那些在本书中不曾涉及的知识,自己动手去解决一些在本书中尚未列举出来的操作,并进一步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领域中不断研发出来的新技术。
在本书的再版过程中,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事业部的朱颖老师提出了十分珍贵的意见,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作者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编 者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