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版改版说明
《新时代交互英语》(全新版)是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和《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属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供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学生使用。全部教材除了纸质的学生用书和教学参考书以外,均配有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CD-ROM)、MP3光盘、教学课件、配套的网络辅助教学管理平台和分级测试系统等。
本套教材第1版自2003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全国多所高校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和认同。大家一致认为:本套教材很好地体现了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语言知识、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和应用技能等方面有翔实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规划,加之该套教材提供了以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平台、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全新交互式教学软件和教学模式的设计,成功地构建出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将网上自主学习与教师课堂面授相结合,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吸收和继承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英语学习中的优势,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调动师生的主动性,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实现新时期大学英语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其他学科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改革、交互式立体化数字出版等方面所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这套教材在2003年教育部组织的大学英语教学系统验收会上,以专家全票通过、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验收;2005年教材主创人员与以本套教材为大学英语核心教材的北京理工大学一起获得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获得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得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电子)奖和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奖;2007年获得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优秀作品奖;使用院校也纷纷反映教学效果比较凸显。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第1版教材在表现出许多优点的同时也反映出一些不足。为此,我们在2005年对《读写译》系列进行了第2次修订。
本次全新版修订(第3次修订)根据2007年7月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以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最新变化和要求,广泛征集和听取了全国100多所《新时代交互英语》使用院校对这套教材提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考虑到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英语计算机网络考试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和可操作性,尽可能保留和继承原版教材的优点,对学生用书、教学参考书、计算机多媒体学习软件、录音磁带以及网络辅助管理平台等进行了全新设计、修订和改版。本次《读写译》的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用书
对学生用书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和缩减,使教学内容更集中紧凑,切合国内英语教学课时要求,同时减轻学生过多的学习负担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删改了一些中国学生感到生涩的话题,使话题和文章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同时注重拓展国际视野,强调跨文化交际功能及人文素养的训练和提高;
更换了60%以上的课文,力求文章篇幅和词汇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尽可能覆盖《教学要求》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词汇和各项语言基础知识;
延续并强化了前一版《读写译》注重语言学习和元认知学习策略的特色,在课后练习的设计当中,增加了Apply the Strategy或Language You Can Use等环节,力求让学生通过训练切实应用所学的学习策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课后练习的设计在注意结合新型四级考试和国际英语水平考试的同时,强调对《教学要求》所规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及综合运用技能的掌握与考查,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严谨的学习风格;
新增Test-taking Tip板块,以帮助学生从考前复习方法和临考应试等方面掌握相关实用的应试策略。
2. MP3光盘
将旧版课文录音磁带/CD转换成MP3光盘,免费赠送给学生,方便学生使用。根据《教学要求》重新调节课文录音语速。
3. 教学参考书
教学参考内容力求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供操作性强、尽可能详尽的教学建议和实用性较强的课外拓展语料,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板块内容与学生用书一一对应,人性化设计方便教师使用;
随教学参考书赠送的CNN录像资料CD-ROM中新增了more video板块,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
4. 学习软件
重新设计教学软件,使操作界面更加友好,提示更加明确;
增加交互功能,突出“交互英语”的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对学生的作业等给与及时、有效、准确的评判,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完成作业的准确程度;
调整学习软件上的练习以及测试内容和形式;
在原有More Reading的基础上,新增Extended Reading 板块,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拓宽学习内容;
按照计算机网络考试的特点和要求新增练习题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上机考试。
5. 网络管理辅助平台
对数据库进行更合理的设计,确保数据库能高效运行;
重新整合和优化组合教学管理平台的各项功能,使平台的管理和监控功能更加强大,同时尽量简化其操作步骤;
进一步改进测试出题和成绩统计策略,以提高考试成绩的效度和信度;
提高软件运行速度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本次修订和改版凝聚了国内外20多家教学单位、80多位英语教育与教学界专家、一线教师和十几位计算机编程技术人员的辛勤汗水与智慧。其中本人全面负责系列教材的总体策划与设计;提出了全新版教材应该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交互学习为乐趣”、“以学习过程为重”、“以应用为目的”、“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编写原则:强调教材应充分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注重形成性评价和学生参与的“交互式-个性化-自主性”教学理念和“授之以渔”(learning to learn)、“以实践为主”(learning by doing)、“稳扎稳打”(step by step)、“‘教-学-考-练-评-管理’融为一体”(integrated method)等编写要求。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规划并确立了总体编写方案与细则、编写框架和样张体例,对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框架、软件及平台的基本功能等进行了新的系统设计,商定解决编写与改编中的相关问题,编写、修订或审定“改版说明”、“教材使用说明”、“体例说明”、“学习自查表”、编写样张和部分稿件等。编委会所有成员参加了本版教材改编专题会议,为修订工作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性建议和具体改进意见,大部分编委还参与了具体书稿的审定工作,为书稿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参加本册教材修订和改编工作的人员和分工情况大致如下:
本册主编贾卫国教授负责整体编写思路的贯彻和协调组织工作,对本册学生用书和教学参考书的内容、形式、选材、质量总体把关。本册副主编赵伟飞副教授和沈海萍教授主要分别负责本书1—4单元和5—8单元(包括总词汇表)的编写组织、协调、选材、审读和改编工作,同时参与了部分章节的编写。本册主审宋亚菲教授、陈伟教授和李玲教授分别负责本书第1、6单元,第3、5、7单元和第2、4、8单元的审校。韦敏、董银秀、李佳、陈伟斯按不同板块负责本书1—4单元(包括总词汇表)以及配套练习的编写、稿件互审和修改;陈丽红、张金凤、王春楠、蔡莺、常继林负责5—8单元配套练习的编写、稿件互审和修改。张文霞教授和耿娟负责“写作部分”的改编工作。本册各单元的相关老师对“写作”和“翻译”板块的内容进行了审阅或修订。
另外,本版新更换的所有阅读文章均来自国际出版集团圣智学习出版公司(原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的授权,他们为购买版权等做出了巨大努力。圣智学习出版公司的加拿大籍专家Chiu Hoi Kin女士还对全书英文内容进行了审校,为确保内容准确、语言地道做出了贡献。电大在线远程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克服种种困难,全力以赴,全面负责软件的开发、升级、安装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在此次修订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本系列教材第一版、第二版编者们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为了确保质量,我们还聘请了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老师和出版界的资深编审对所有稿件进行了复审或终审。清华大学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相关领导对本套教材的改版与出版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相关图书和电子音像编辑们在与编者沟通联络、编辑加工、组织录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对所有参与或关心、支持本系列教材改编工作的领导、专家及相关人员和公司一并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对给我们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们希望全新版的教材能够以日臻完善的结构、丰富的内容、实用的形式和优良的质量来满足全国广大院校在人才培养、英语教学与管理、英语应用及考试等各方面的实际需要。由于编者水平和经验有限,教材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专家和师生随时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衷心祝愿各院校、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不断取得教与学的新成果!
宫 力
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