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设计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思考设计艺术发展的规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书以设计、文化的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中外设计艺术历史、文化背景,利用“主题”化手法来介绍设计产品的形成和发展,以引导读者分析优秀作品,思考作品背后的思想、理念、技术、经济、文化等社会要素,使读者能够从本质上理解促进设计艺术发展的因素和设计学科的发展规律。通过本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史的进程,并引导学生分析设计语言,提高学生对优秀设计作品的鉴赏能力,使学生深入理解设计艺术,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性能力和艺术修养。

目前,市面上关于设计艺术的图书不少,但大多数是从历史的角度去罗列各个时期的设计作品,从文化的角度,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教学生理解和欣赏设计艺术的教材非常少。对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从历史的角度来了解各个时期的设计固然重要,但如果不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等有关文化内涵,对它们的认识仅停留在简单的形式上是远远达不到课程目标的。

另外,21世纪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和如何办大学的问题,其实质是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教育部已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各高校在教学计划中列入公共艺术课程,意义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包括艺术教育。《设计艺术文化》是一门有效的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课程,其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将学术性、知识性融于一体,不仅能够使读者在设计艺术的天地里得到美的享受,还具有陶冶学生的人文和艺术情趣,提高设计审美能力的作用。本书不仅适合艺术和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同时也适合作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教材,本书还是广大读者学习设计艺术文化的有效参考书。

本书编写大纲由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彭澎教授、杨淑老师共同拟订,并由彭澎教授审定。本书主要由杨淑、杨小舟、黄敏编写,并由彭澎教授统编。其中:第1~4章由杨淑编写,第5、6章由杨小舟编写。第7章由黄敏编写。除此之外,参与编写工作的还有冯黎金、饶简元、吴震瑞、武斌、杨中碧、徐辉、韦艺韬、林明辉、杨维抒、石晓晶,以及楚雄师院的王建才、张筱蓉。其中:书中第3章部分插图由武斌完成;第1~7章图片编辑处理由冯黎金、饶简元、吴震瑞、石晓晶完成;校对工作由林明辉完成;王建才、张筱蓉参与了前期编写工作,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在此对以上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书籍和网络资料,在此对这些资料的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200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