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曼·弗兰克·鲍姆(Lyman Frank Baum,1856—1919),美国儿童文学之父,自称“奥兹国皇家历史学家”。1856年5月15日,生于纽约州。鲍姆的父亲是个桶匠,后因开采石油发了大财。他的童年是在田园诗般的山庄中度过的。由于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而受到家人的特别关照,任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鲍姆从小就喜欢写作,并且在年少时就展露了写作才华。成年后的鲍姆做过编辑、记者、演员、农场主和剧院老板等,但其最大的成就还是在儿童文学创作领域。
1897年他编著出版了《鹅妈妈的故事》,该书一经出版便获得成功,并一度成为当时的最畅销图书。1900年,鲍姆出版了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童话巨著《绿野仙踪》(即《奥兹国的魔法师》),该书出版后好评如潮。这部作品在美国少年儿童中引起了轰动,其后被改编为舞台剧,在芝加哥上映。20世纪30年代末,该作品被拍成电影,轰动一时。该片在我国上映时,片名译作《绿野仙踪》,该名因此一直沿用至今。在读者的一再要求下,鲍姆又以《绿野仙踪》为基础,以他虚拟的“奥兹国”为背景,为该书写了13部续集,并同样受到青少年读者的普遍喜爱。鲍姆将自己的童话书写成为与格林、安徒生完全不同的“新童话”,力求为孩子们感到开心而写。在他的童话书中,延续了古老童话书的惊奇与欢乐,却告别了悲伤与罪恶。为此,他甚至写道:“世世代代流传的古老童话,在今天的儿童图书馆里,也许只能被归为‘历史类’,因为时代已经产生了一系列新的‘传奇故事’。其中,老一套的妖怪、侏儒和仙女消失了,连同所有恐怖的、让人血液凝固的故事,以及作者的道德说教都一起消失了。现代教育中包含着道德,因而,现代孩子从那些传奇故事中寻找的只是娱乐,讨厌看到令人心烦的事情。”
在鲍姆众多的童话小说中,《绿野仙踪》是最为著名、艺术成就最高的著作,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瑰宝,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中国,《绿野仙踪》同样是最受广大青少年读者欢迎的经典童话作品之一。作为世界童话文学宝库中的传世经典之作,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美丽童年、少年直至成年。目前,在国内数量众多的《绿野仙踪》书籍中,主要的出版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中文翻译版,另一种中英文对照版。而其中的中英文对照读本比较受读者的欢迎,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人热衷于学习英文的大环境。而从英文学习的角度上来看,直接使用纯英文的学习资料更有利于英语学习。考虑到对英文内容背景的了解有助于英文阅读,使用中文导读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也可以说是该类型书的第三种版本形式。采用中文导读而非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编排,这样有利于国内读者摆脱对英文阅读依赖中文注释的习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编译《绿野仙踪》,并采用中文导读英文版的形式出版。在中文导读中,我们尽力使其贴近原作的精髓,也尽可能保留原作简洁、精练、明快的风格。我们希望能够编出为当代中国读者所喜爱的经典读本。读者在阅读英文故事之前,可以先阅读中文导读内容,这样有利于了解故事背景,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我们相信,该经典著作的引进对加强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书主要内容由王勋、纪飞编译。参加本书故事素材搜集整理及编译工作的还有郑佳、赵雪、刘乃亚、熊金玉、李丽秀、熊红华、王婷婷、孟宪行、胡国平、李晓红、贡东兴、陈楠、邵舒丽、冯洁、王业伟、徐鑫、王晓旭、周丽萍、熊建国、徐平国、肖洁、王小红等。限于我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英语水平,书中一定会有一些不当之处,我们衷心希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