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书第2版自2005年9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以来,社会反响良好。在互联网上搜索“公共规制经济学”,即会出现400余条消息,随机点击几张网页,竟然发现,本书不仅在各种书店或售书网上附有说明,和在一些高校中被指定为必修教材或参考读物,并且值得关注的是:本书已经成为个人“微博”上的推荐品。这足以说明,“公共规制”已经成为我国知识界和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基本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关注政府怎样通过干预市场主体行为来抑制市场机制过度和弥补市场机制缺损,评析这种干预是否增进了社会福利和不同的人受到了公共规制的何种影响。这是值得庆贺的社会进步!我们为本书能够使人们在充分了解弥补和纠正市场失灵的方法措施上发挥作用而感到欣慰。

本书本次再版,根据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增减了一些内容。具体如下。

 (1)  根据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性金融危机造成的人们对金融安全的需求,增加了“金融安全规制”一章。金融规制理论是现代经济学和公共规制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刚刚度过渐进式经济转型期,预防和承担各种市场风险和危机的能力亟待加强,这需要依托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规制系统的完善。由于金融经济性规制主要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经营垄断、不正当竞争和不合理定价等问题,相对于从营造“绿色金融”理念出发依法规范金融市场从业者行为和金融运行机制,避免金融机制运用过度、金融虚假或欺骗等现象引起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的金融社会性规制来说,后者在我国当前显得更为重要。故本次再版就“金融安全规制”进行了专门阐述。

 (2)  根据我国规制改革的新体制,对第四篇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对我国电力、铁路、电信、自来水、燃气、邮政等行业,删减了一些旧的阐述,增加了行业体制改革和规制法律等新内容,展现了我国规制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

 (3)  对第一、三、四、八章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使其内容更为系统和合理化。

 (4)  全书增加了章前的“学习目标”,章后的“本章小结”,有利于读者学习各章内容时把握章节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增加了“拓展阅读”、“小案例”、“小资料”等专栏阅读内容,对增加读者联想、了解背景知识和拓宽理解思路很有帮助。

本次再版的编著工作,仍然为王雅莉主笔第一篇、第二篇和第三篇,毕乐强主笔第四篇,最后由王雅莉总纂定稿。其中,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刘翠翠同学参与了第十二章初稿的编写工作。本书参考了公共规制经典作家的著作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书后列有参考文献目录,在此向这些作者表示感谢。

本书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出版,得益于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伯乐精神和努力,感谢出版社编辑同志们的辛勤劳动。

本书若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恳请专家学者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作 者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