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约翰· 沃尔夫冈· 冯·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杰出的文学家、画家、批评家、哲学家、政治家和自然科学家。

歌德于1749年8月28日生于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父亲是德国皇家参议员。1765年,歌德就读于莱比锡大学法律专业,1768年因病辍学。1770年入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攻读法律,1771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773年,歌德出版第一部戏剧类小说《铁手骑士》,这部作品使他开始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他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立刻轰动了整个欧洲,并使他享誉世界。他以惊人的毅力、历经几十年,在晚年完成了文学巨著《浮士德》。歌德一生创作了许多名扬世界的文学作品,除《铁手骑士》、《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外,他的主要作品还有《托夸多·塔索》、《罗马哀歌》、《亲和力》、《颜色学》、《诗与真》、《意大利游记》、《出征法国记》、《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等。歌德多才多艺,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也有广泛研究;他还从事政务工作,是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世界文学史家将他与荷马、但丁和莎士比亚并称为世界四大文豪。恩格斯称歌德是“站在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 

在歌德的众多杰作中,《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作者创作该作品时年仅二十五岁。小说描写了进步青年对当时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对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出版被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曾震撼了当时德国乃至欧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该书自1774年出版以来,一直畅销至今,它是全世界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同时也是在中国影响最大的西方文学作品之一。

1922年,中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将小说翻译成中文,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曾掀起了维特热,至今这部小说仍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成为了经久不衰的世界名著。目前,在国内数量众多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书籍中,主要的出版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中文翻译版,另一种是英汉对照版。而其中的英汉对照版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人热衷于学习英文的大环境。从英文学习的角度来看,直接使用纯英文素材更有利于英语学习。考虑到对英文内容背景的了解有助于英文阅读,使用中文导读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也可以说是该类型书的第三种版本形式。采用中文导读而非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编排,这样有利于国内读者摆脱对英文阅读依赖中文注释的习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编译《少年维特的烦恼》,并采用中文导读英文版的形式出版。在中文导读中,我们尽力使其贴近原作的精髓,也尽可能保留原作故事主线。我们希望能够编出为当代中国读者所喜爱的经典读本。读者在阅读英文故事之前,可以先阅读中文导读内容,这样有利于了解故事背景,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我们相信,该经典著作的引进对加强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书主要内容由王勋、纪飞编译。参加本书故事素材搜集整理及编译工作的还有郑佳、刘乃亚、赵雪、熊金玉、李丽秀、熊红华、王婷婷、孟宪行、胡国平、李晓红、贡东兴、陈楠、邵舒丽、冯洁、王业伟、徐鑫、王晓旭、周丽萍、熊建国、徐平国、肖洁、王小红等。限于我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英语水平,书中难免不当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II

II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