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演讲与口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专业发展和高职人才培养需要开设的一门实用性公共基础课程。本书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教材的科学性、通用性和职业性,结合作者多年从事本学科教学和科研的体会编写而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演讲与口才的基本理论,掌握演讲口才与职场口才的技巧,提高演讲能力和职场口才水平,为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夯实基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演讲与口才在社会竞争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便于广大读者理解演讲与口才的基本理论,掌握演讲与口才技巧,本书首次突破了演讲与口才类传统教材的编写模式,采用“案例导入”、“知识链接”、“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新颖体例,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说”的兴趣。编写内容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要,着眼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                      特点。

  1.训练性。演讲与口才是一种能力,本书采用精讲多练,强调“先仿后练”,具有参与性、交互性、可操作性,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有效的训练,掌握基本理论与技巧,提高演讲与口才水平及综合素质。

  2.职业性。根据高职教学目标,教材注重职场口才技能培养,通过虚拟行业课堂,培养学生特定的职业口语风范与从业规范。 

  3.人文性。为弥补应试教育带来的人文缺失,教材所选名人演讲、精彩辩辞、新颖案例等都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4.网络性。为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有效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创建了与教材配套的精品课程网站。 

  全书由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的“演讲与口才精品课程”建设团队编写。第1章、第2章、第11章由毛三红博士编写;第3章由李宁硕士编写;第4章、第9章、第12章由肖守琴副教授编写;第5章由杨毓敏教授编写;第6章、第7章由蒋红梅副教授编写;第8章、第15章、第17章由曹丽萍硕士编写;第10章、第16章由滕静硕士编写;第13章、第14章由王正斌副教授编写。

  全书由蒋红梅、杨毓敏负责拟定体例和提纲并进行统稿,王正斌负责文字审定。在撰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许多同行的著作和文章,得到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杨汉东教授在百忙之中,审阅书稿并为该书作序。本书的责任编辑刘天飞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感谢。

  本书的编写虽历时两年,又经多次修改,但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和疏漏,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编  者

II

Fluent高级应用与实例分析

  

III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