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半导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化产品的普及,Internet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目前,嵌入式系统被应用到网络、手持通信设备、国防军事以及自动化控制等领域中。面对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嵌入式系统异军突起,作为信息时代的产业技术,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成为当今信息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
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涉及多门知识的研究领域,包括操作系统(Linux)、微型计算机原理(ARM处理器)、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及各种应用领域。目前,国内外同类教材主要从嵌入式系统理论、Linux(或其他)操作系统、Linux环境的C编程、各种处理器结构和原理等方面分别进行描述,主要侧重于技术开发,对原理、背景知识介绍较少,多数没有和教学实验装置配套,没有习题,不利于自学、预习和复习,不能充分满足教学和系统学习的需要。本书以当前最廉价、接口最丰富、采用占有率最高(80%以上)的ARM处理器芯片为基础,将嵌入式系统理论和当前最流行、最适于嵌入式应用的Linux操作系统整合到一起,在阐述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出了简单明了的实验程序和综合实例。
本书主要从嵌入式理论和应用实践的角度展现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和实际开发应用方法,特别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具有面向教学,又具有面向开发与应用的特点。可供嵌入式爱好者、从业者和高等学校师生专业进修和教学参考之用。另外,本书特别对GCC使用方法、ARM体系结构和接口结构原理、接口电路设计及编程进行了详细讲解。
本书编写过程中,特别增加了低功耗管理和存储时序的内容,以及各个接口的介绍更加详细,接口驱动程序更加丰富,程序注释齐全、通俗易懂,内容安排也更为合理。
本书通过对一些相关芯片工作原理的介绍,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例如在对IIS总线接口的介绍时,添加了对音频编解码芯片1341的工作原理的介绍,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录音和播放工作过程。
本书配套资源丰富。课题组完成了“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课程教学大纲、教学CAI课件、教学录像和电子教案等;建立了“嵌入式微机接口技术精品课程”网站(http://www1.hrbust.edu.cn/xueyuan/com/embedded/),网站包括嵌入式微机接口技术论坛、在线答疑及作业提交功能、在线考试系统、习题库、试题库及答案;课题组还编写了该教材的配套实验指导书。
本书第1章由李岩编写,并且完成全书的程序编写和课件制作等工作,第2章和第4章由王建卫编写,第3章和第6章由纪颖编写,第11章由陈海龙编写,第8章和第12章由姜畅编写,第5章的第1节和第2节由高俊锋编写,第5章的第3节~第5节由陈宇编写,第5章的第6节~第8节由仉俊峰编写,第5章的第12节和第13节由王广泽编写,第9章和第10章由高辉编写,第5章的第9节和第7章由顾丽编写,第5章的第10节、11节和附录由尧玉钦编写。全书由乔佩利主审,李岩负责全书统稿工作。崔晓英、郝建青、贾小梨、王显山、王文良、张学勇、张小生、刘为伟、张俊义、张超、路传博和戴瑞起等人完成程序验证和录入工作。感谢洪国铭、孟晓英、崔永利和李妍老师给予大力帮助和指导。
由于涉及内容广泛,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错误或疏漏之处,愿广大专家和读者予以斧正。图书主要从嵌入式系统理论、Linux操作系统(或其他)、Linux下的C编程、各种处理器结构和原理等方面分别进行描述,不适用教学需要和读者系统学习的需要,因此本书以当前最廉价(几十元)、接口最丰富的、采用占有率最高(80%以上)的ARM内核的处理器芯片(S3C44BOX)为基础,将嵌入式系统理论和当前最流行、最适用的嵌入式应用的Linux操作系统整合到一起。并且在阐述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出了简单明了的实验程序和综合实例。
本书主要从嵌入式理论和应用实践的角度展现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和实际开发应用方法,特别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面向教学又具有面向开发与应用的特点,可供嵌入式爱好者、从业者和高等院校师生进修和教学参考之用。
本书特别对GCC使用方法、S3C44BOX体系和接口结构原理、S3C44BOX接口电路设计及编程进行了详细论述,可作为嵌入式编程的参考手册。
本书第1章~第5章和第11章~第12章由李岩编著及全书统稿工作,第6章~第10章由荣盘祥编著,全书由满春涛主审。孟晓英、崔永利和李妍老师完成资料收集、翻译、整理、课件制作和附录编写工作。计算机00级到01级学生刘建、朴宁、郭崇、石卫强、范东丽、杜鹏、孟驰、关庆香、赵良玉、华媛、符得海和刘芳等同学完成程序验证和录入工作。感谢洪国铭、谭怀生和董怀国老师给予大力帮助和指导,感谢杭州立泰电子公司、北京博创兴业公司和祥佑数码公司的大力帮助。
由于涉及内容广泛,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错误或疏漏之处,愿广大专家和读者予以斧正。
作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