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1950年代中苏同盟问题既是同期国际关系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也是中苏关系史发展中必须研究的要害问题,因而一直为中外学术界所关注。而“一边倒”外交战略的选择、米高扬秘访西柏坡、刘少奇秘访苏联、毛泽东首次访苏、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等问题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中苏同盟的阶段性历史链条,是解读1950年代中苏同盟问题的钥匙。

全书共分七个部分,即第一章:“一边倒”外交战略——1950年代中苏同盟确立的基础; 第二章: 米高扬密访西柏坡——1950年代中苏同盟确立的序曲; 第三章: 刘少奇秘访苏联——1950年代中苏同盟确立的又一序曲; 第四章: 毛泽东首次访苏——1950年代中苏同盟的确立; 第五章: 新、旧同盟条约新、旧同盟条约分别指1950年2月14日中国共产党新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1945年8月14日中国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比较研究——1950年代中苏同盟来之不易; 第六章:“156项工程”——1950年代中苏同盟的实质性体现; 结束语——1950年代中苏同盟破裂原因探析,勾画出1950年代中苏同盟从确立到实施再到破裂的历史全过程。

书中的前六个部分分别列举了相关历史事件的大事记、相关问题的学术之争、相关历史事件的重要原始文献,梳理了相关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并澄清了一些史实真相,论述了各个子链条在1950年代中苏同盟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影响,特别是借助已解密的原始档案文献对1950年代中苏同盟的历史进程进行综合、系统的比较研究,在追求历史的真实的理念的同时,希冀为当今和未来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结束语部分探讨了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