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北京古建筑地图》的内容以1949年之前建成,现在保存完好、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为主,也记录了近年拆除或重建的一些较为重要的历史建筑。本书分为两册,其中第一分册所收录的范围是现在的二环路以内,亦即明清北京城以内。该册精选了302处较为重要而完整的古建筑,图文并茂地介绍其特点和艺术成就,另选择了719处尚存或刚刚毁去的古建筑,列表注明其地址和保存状况。在对各个建筑单体或建筑群进行剖析和介绍之外,本书还尽可能地从街区或城市的角度来介绍这些建筑作为城市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为便于各行各业的人士使用,本书还对文中涉及的一些建筑学或中国历史的背景知识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该分册从2 0 0 8年5月开始策划和编写,经历了紧张而漫长的2 0 0余个日日夜夜,凝聚了编写组年轻而勤奋的成员们的智慧与心血,吸取了国内外同类书籍的丰富经验,也汇集
了前辈学者数十年研究与测绘的宝贵成果。为保证书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本书编写组在目前条件下,尽可能地对书中介绍的300余处古建筑进行了实地踏勘和拍摄。尽管如此,对于一部严肃实用、内容浩繁的工具书,这200余天的时间仍然极其仓促,书中的不足与谬误仍然在所难免,只能等待日后修订时再作弥补了。为此,特向读者致歉。也希望这只是一个开端,而以后能有更多有志于此的人参与进来,将古建筑地图这份辛苦却有益的工作继续做下去。
北京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已有3000余年,而作为首都的历史,也有800余年。数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建筑遗存,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文化艺术的瑰宝,同时也真正体现了“中国式”的生活方式。这些建筑遗存不仅具有独立的价值,而且曾经以其无与伦比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构成了一个“全世界保存得最完好,而且继续有传统的活力的、最特殊、最珍贵的艺术杰作”(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的古建筑和传统街区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进程中消殒了大半,但仍然有相当的数量和规模留存下来,镶嵌在古今杂处、中西融汇的城市环境之中,成为新北京最永恒又最易逝的一道风景。
在这样的一座城市,带上一份地图去穿越大街小巷,寻访帝都遗韵、市井民风,感受建筑艺术的魅力、体味历史变迁的沧桑,这实在是旅行者或闲暇者的一大乐事,又是建筑、规划、历史、艺术等专业从业人员和学生的重要功课。《北京古建筑地图》编写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那些穿行在城市历史时空中的人们,那些和我们一样热爱北京,热爱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人们。
本书的编写,除了编者的个人研究和体验之外,还汇聚了前辈学者们数十年研究与记录的成果,同时尽可能地对书中介绍的300余处古建筑进行了实地踏勘与拍摄。本书既可以作为案头收藏,又可以作为导游手册,也可以作为研究北京城市、建筑的参考资料。特别重要的是,在迅速变迁中的北京城,今天我们手中活生生的“地图”,可能就是明天绝版的历史。
作者
200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