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他的文学作品及其艺术成就对美国文学史上一批卓有成就的作家,诸如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福克纳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有人称其为“作家的作家”。
霍桑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的一个没落世家。霍桑四岁时,父亲病逝,他与两个姐妹一起由母亲独自抚养。十四岁时,霍桑到祖父的庄园住了一年。他经常到庄园附近打猎、钓鱼、读书,充分领略着自然风光。据他晚年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自由、愉快的一段时光,他的诗人气质也是在这里形成的。霍桑在大学读书期间,深为同学所推崇,著名诗人朗费罗、美国前总统皮尔斯以及海军将军布里奇等是他的同窗好友。这几位同学都对他后来的生活和创作产生过影响。
霍桑在1825年大学毕业后即开始从事写作。由于不满意自己的作品,他最初的几篇短篇小说都是匿名发表的,他甚至还焚毁了一些原稿。1837年,霍桑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重讲一遍的故事》,从此以善于写短篇小说而著称。1850年,霍桑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红字》,并一举成名,成为当时公认的最有影响的作家。霍桑曾两度在海关任职,1853年任美国驻英国利物浦领事,1857年后侨居意大利,1860年回国专门从事创作。
《红字》被美国作家海明威列入“提高艺术水平的文学书目”。《红字》在美国出版后的第二年便有了德译本,三年后又有了法译本。该书自出版以来,已被译成世界上几十种语言,多次被改编成电视剧、舞台剧和电影,是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我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亦有多种译本 问世。
在中国,《红字》是最受广大读者欢迎的经典小说之一,同时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欧经典名著之一。目前,在国内数量众多的《红字》书籍中,主要的出版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中文翻译版,另一种是英文原版。其中的英文原版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人热衷于学习英文的大环境。从英文学习的角度来看,直接使用纯英文素材更有利于英语学习。考虑到对英文内容背景的了解有助于英文阅读,使用中文导读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也可以说是该类型书的第三种版本形式。采用中文导读而非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编排,这样有利于国内读者摆脱对英文阅读依赖中文注释的习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编译《红字》,并采用中文导读英文版的形式出版。在中文导读中,我们尽力使其贴近原作的精髓,也尽可能保留原作的故事主线。我们希望能够编出为当代中国读者所喜爱的经典读本。读者在阅读英文故事之前,可以先阅读中文导读内容,这样有利于了解故事背景,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我们相信,该经典著作的引进对加强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书主要内容由王勋、纪飞编译。参加本书故事素材搜集整理及编译工作的还有郑佳、刘乃亚、赵雪、熊金玉、李丽秀、熊红华、王婷婷、孟宪行、胡国平、李晓红、贡东兴、陈楠、邵舒丽、冯洁、王业伟、徐鑫、王晓旭、周丽萍、熊建国、徐平国、肖洁、王小红等。限于我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英语水平,书中难免不当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II
II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