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5—1916),原名约翰·格利菲斯·伦敦(John Griffith London), 美国著名作家,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

杰克·伦敦生于旧金山,是个私生子,后来他的母亲改嫁给境况不佳的约翰·伦敦。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在穷苦中度过的,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他还参加过1893年大恐慌中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被罚做苦工几个月。出狱后,他一边拼命干活,一边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尼采和马克思等人的著作。1896年,他考进加利福尼亚大学,一年后辍学。后来受到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在经历各种失败和挫折之后,杰克·伦敦萌发了写作的愿望。

1899年,他发表了第一篇小说《给猎人》;1900年,在他出版短篇小说集《狼之子》后,立即饮誉文坛,并获得了丰厚的收入。从此,他埋头读书写作,成为职业作家。他是个多产的作家,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以及3部剧本等。除《狼之子》之外,著名的作品还有:描写反抗压迫、回归自由与自然的《野性的呼唤》(1903),描写伦敦贫民生活的特写集《深渊中的人们》(1903),描写兽性般残忍和利己主义的长篇小说《海狼》(1904),描写充满野性的幼狼如何从荒野中进入文明世界的《白牙》(1906),政治幻想小说《铁蹄》(1908),自传体长篇小说《马丁·伊登》(1909)等。1916年杰克·伦敦在精神极度苦闷、空虚中自杀身亡。

在杰克·伦敦的众多作品中,《海狼》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是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该书自出版以来,已被译成世界上几十种语言,且多次被改编成电影。

在中国,《海狼》是最受广大读者欢迎的经典小说之一。目前,在国内数量众多的《海狼》书籍中,主要的出版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中文翻译版,另一种是英文原版。而其中的英文原版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人热衷于学习英文的大环境。从英文学习的角度来看,直接使用纯英文素材更有利于英语学习。考虑到对英文内容背景的了解有助于英文阅读,使用中文导读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也可以说是该类型书的第三种版本形式。采用中文导读而非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编排,这样有利于国内读者摆脱对英文阅读依赖中文注释的习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编译《海狼》,采用中文导读英文版的形式出版。在中文导读中,我们尽力使其贴近原作的精髓,也尽可能保留原作故事主线。我们希望能够编出为当代中国读者所喜爱的经典读本。读者在阅读英文故事之前,可以先阅读中文导读内容,这样有利于了解故事背景,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我们相信,该经典著作的引进对加强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书主要内容由王勋、纪飞编译。参加本书故事素材搜集整理及编译工作的还有郑佳、刘乃亚、赵雪、熊金玉、李丽秀、熊红华、王婷婷、孟宪行、胡国平、李晓红、贡东兴、陈楠、邵舒丽、冯洁、王业伟、徐鑫、王晓旭、周丽萍、熊建国、徐平国、肖洁、王小红等。限于我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英语水平,书中难免不当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