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在远古时代,诗人和编故事的人构想了许多关于公主与王子、狼和羊、魔鬼与天使、国王与平民、动物与智者、美女与勇士等传说,这些故事由一代代人口述着流传下来。后来人们把它们变成了文字,这些奇妙的故事就被记录下来。这些被记录下来的故事一般是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名人传奇等,它们传诵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是每个民族文化记忆中的核心内容,可以统称为童话。它们以口承和文字形式代代相传绵绵不绝,既延续着一个个历久弥新的故事与文本的记载,同时也传递着一种精神的力量。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重视对本国青少年的童话教育,特别是源于世界各地的著名童话故事教育,如中国的“花木兰”、丹麦的“丑小鸭”、德国的“小红帽”、古希腊的“农夫和蛇”等。

在人类历史上众多的寓言故事集中,对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最大和最深远的当属古希腊人伊索编著和收集整理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它由几百个篇幅短小、形式不拘的寓言故事组成。这些故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蕴涵着深刻的寓意,20多个世纪以来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它为寓言创作奠定了基础。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为说理论证时的比喻,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小亚细亚弗利基亚人,曾是奴隶,后来被主人恩赏,成了自由人。伊索善于讲故事,尤其擅长讲动物故事,借此影射人间的是非曲直,其中充满了生活的机智和智慧。现在我们见到的伊索寓言集是经后人整理、汇集而成的,其中多是伊索所作,但其他人和其他时期的作品,也被汇集在伊索的名下,作为古代希腊寓言的集成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世界文学遗产。与其他著名寓言故事不同的是,在《伊索寓言》中,出现最多的是狐狸、狮子、驴、狼、羊、鸟儿等,以及猎人和农夫。在这些故事中,为了阐释种种道理,各种动物和人扮演着善恶不同的角色。例如,狐狸有时候是聪明的;而有时候则是狡猾、轻诺、背信弃义的。借助这些活灵活现的动物的一言一行,传达出一些颇具哲理色彩的人生观和生活观。例如,《龟兔赛跑》寓意是人们只要后天努力学习,普通人一样能赶上或超过天才;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

随着“西学东渐”,《伊索寓言》在明朝就已传入我国。第一个来我国的西方传教士利马窦在中国生活期间撰写了《畸人十篇》,其中便介绍过伊索,对《伊索寓言》做过称引。之后,还有其他传教士介绍和引用过《伊索寓言》。我国第一个《伊索寓言》译本是1625年刊印的《况义》。清朝之后,出现了许多种《伊索寓言》译本。即使在今天,《伊索寓言》依然是最受广大青少年读者欢迎的经典寓言故事图书之一。目前在中国出版的各类版本总计不下100种。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传世经典之作,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丽童年、少年直至成年。目前,在国内数量众多的《伊索寓言》书籍中,主要的出版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中文翻译版,另一种是中英文对照版。而其中的中英文对照读本比较受读者的欢迎,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人热衷于学习英文的大环境。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看,直接使用纯英文的学习资料更为有利。考虑到对英文内容背景的了解有助于英文阅读,使用中文导读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也可以说是该类型书的第三种版本形式。采用中文导读而非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编排,这样有利于国内读者摆脱对英文阅读依赖中文注释的习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编译《伊索寓言》,并采用中文导读英文版的形式出版,并精选了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200多个经典寓言故事。在中文导读中,我们尽力使其贴近原作的精髓,也尽可能保留原作简洁、精练、明快的风格。我们希望能够编出为当代中国读者所喜爱的经典读本。读者在阅读英文故事之前,可以先阅读中文导读内容,这样有利于了解故事背景,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我们相信,该经典著作的引进对加强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书主要内容由王勋、纪飞编译。参加本书故事素材搜集整理及编译工作的还有郑佳、刘乃亚、赵雪、左新杲、黄福成、冯洁、徐鑫、马启龙、王业伟、王旭敏、陈楠、王多多、邵舒丽、周丽萍、王晓旭、李永振、孟宪行、熊红华、胡国平、熊建国、徐平国、王小红等。限于我们的文学素养和英语水平,书中难免会有不当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II

II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