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项具体的经济活动都具有行为特征,表现在管理和财政财务收支核算上,这种行为特征又会转换为数据特征。如何从海量的电子数据中发现特征和分析特征,是计算机审计在理论上必须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问题,也是在审计实务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引导审计人员自觉地、有效地在把握总体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捕捉审计线索,收集证据,对经济活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2007年开始,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设立了专门的课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研究审计线索的特征发现和特征分析,并把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到审计实践中,在具体的审计项目中实践和验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书总结了审计线索特征发现的一般过程,介绍了特征发现的常用技术和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把数据分为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两大类型,对两类数据的关联、分析方法,如何在两类数据的平台上进行特征捕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与以按图索骥的形式介绍技术、方法、步骤的书籍不同的是,本书的着力点是详细阐述特征发现的思路,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案例,以期从实际出发,对审计实务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有所启发。
刘汝焯设计了全书的章节,并负责统稿,孙俭、陈峰、王秦辉、郭宁、李金龙、程建勤执笔撰写了有关章节。王智玉审定了全书。
审计线索的特征发现和特征分析还处在探索的过程中。书中一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甚至可能有错讹之处。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刘汝焯2008年11月6日于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