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状态满足和充实的一种主观感觉,这种感觉每一个人都有体验,只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体验到的内容不同,强度有别,持久性不一。有的人在找到心心相印的爱人时感到幸福,有的人在搬进盼望已久的新居时感到幸福;有的人在睡了一个好觉后感到幸福,有的人在见到了久违的朋友时感到幸福;有的人在学业、事业有成时感到幸福,有的人在股市、房市飙升时感到幸福;有的人在生日时因为有人送花感到幸福,有的人在寒冬时因为他人送去了问候感到幸福;有的人在清晨听到小鸟的歌唱时感到幸福,有的人却因午间的瓢泼阵雨感到幸福。幸福虽然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东西,可是它却看不见、摸不着、买不到、借不来。拥有幸福的诀窍只有一个,那就是关注幸福的发源地,而幸福的发源地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内心视界。
对这个世界上的人做大致分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乐观主义者,一类是悲观主义者。乐观主义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到成功的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因此常有幸福感伴随。我曾经有一个美国邻居,我认识她时,她已经年过七十,孤身一人。夏天时,我看她每天都戴着草帽在太阳底下经营院子里的一片小菜地,每天不止工作3~4小时。小菜地里有西红柿、黄瓜、四季豆、辣椒等等。丰收时,她就会给我们送一篮过来,并说,她母亲从小就跟她说,与人分享果实的菜地会越长越旺。我知道她的丈夫生前是律师,但很早就过世,留下她一人独自生活,她膝下无儿,这些年来应该是很孤单的。但是,她却从来没有一点沮丧的表现。当我问她每天在院子里干这么长时间活累不累时,她大笑着说,这是她锻炼身体的方法,不但不累,还指望靠此方法再活上30年呢!内心有愿景和美景的人,时时幸福。
悲观主义者则恰恰相反,即使事事完美,他们也能看到失败的可能,因此常常焦虑,很少有幸福感产生。最典型的要算望子成龙的父母了。我有一个在国内的朋友,其儿成绩优异,不仅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而且考上该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并在班上名列前茅。就是如此,我的朋友依然忧心忡忡,不仅不在儿子的面前表扬他,反而因为怕他骄傲经常挑出他的缺点来批评,结果弄得他儿子神经紧张,自信心也打了折扣。幸福感无从谈起。
《幸福的决定因素》收录了我这两年来忙里偷闲写成的一些短文随笔,并不都集中阐述幸福的主题,但却或多或少旁敲侧击到了与幸福有关的一些元素。无论是对职场现象的描述还是对管理问题的思考,无论是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还是对孩子成长的领悟,无论是对旅途见闻的记录还是对影视作品的点评,都能流露出决定我的幸福感的蛛丝马迹。我期望我的文章有传染性,在你读完之后,也会产生幸福通透的感觉。(2009年3月于美国西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