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对全国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形式,也就是通常说的统考。在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统考科目中,考查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门课程,满分为150分,其中数据结构占45分。可以说,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统考科目中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最容易拉开分数的一门课程,因此,数据结构的复习效果对考研专业课的得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按照科学的思想方法,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因此,在着手复习之前首先要了解数据结构的课程特点,把握数据结构的知识规律,分析数据结构的试题特点,然后制定合理的复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第0章分析了数据结构的课程特点和试题特点,并给出了科学的复习方法。
在《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的考核内容中没有第1章绪论,但是这一章的内容有助于对整个课程知识的理解,因此,本书增加了第1章绪论。第2~8章按照《考试大纲》的考核内容组织,且与《考试大纲》考核内容的顺序相同。每章由四个模块构成:考纲要求及分析、考核知识点、经典题解析、挑战题解析,其中考纲要求及分析给出了本章的考纲要求并逐条分析了考纲的深层次含义;考核知识点按照数据结构的知识结构提取了本章的考核知识点并给出了重要程度和难度系数(重要程度用★表示,难度系数用◆表示);典型题解析围绕考核知识点对典型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典型题体现了基本考点,重点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的运用;挑战题解析对本章的挑战题进行了完整透彻的剖析,挑战题或者思路新颖,或者解题方法独到,或者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或者体现了命题技巧。
本书具有如下特色:
(1)浓缩考点,便于记忆。根据考试大纲的考核内容,按照数据结构的知识结构,提炼出考核知识点,围绕考核知识点组织相关习题,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便于学习、理解和记忆。
(2)解析透彻,举一反三。每道习题都给出了细致深入的解析和完整的解答,清晰透彻,深入浅出,注重解题技巧,强化对考核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挖掘联系,分类归纳。注意挖掘习题与考核知识点以及习题与习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经过分类归纳和总结凝练,使读者掌握解题方法而不至于陷在题海中。
(4)重点难点,有的放矢。依据考试大纲和数据结构本科教学大纲,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和命题经验,参考以往各高校考研试题,结合数据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于每个考核知识点给出了重要程度和难度系数(共分五级),使读者在复习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王涛、许建潮、逄焕利、刘钢、陈志雨、党源源、谷钰等,本书的编写参考了各高校的考研试题,并从互联网上参考了部分有价值的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的知识和写作水平有限,书中习题及解答虽经过反复检验,仍难免有缺点和错误,衷心希望能够得到同行专家和读者的批评指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祝同学们在考研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作 者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