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每年用在美国大学的经济学入门指导的资金高达数百万美元,但是这项投资的回报却低得令人心寒。研究案例表明,在学过经济学原理课程几个月之后,上过课的学生回答简单的经济学问题的能力并不比从未学过这些课程的人强。看起来大多数学生在课程结束的时候甚至都还没有学会最重要的基本经济学原理。
在我们看来,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课程想教给学生的内容总是太多了。在讲课的过程中,真正重要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讲解,所有内容都是匆匆带过。大多数教师更关心的问题是“我今天应该讲多少内容”,而不是“我的学生能够吸收多少内容”。
本书就是基于这个理念: 我们试图覆盖的内容越少,学生学到的就会越多。我们的基本前提是少量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在经济中扮演重量级的角色,如果我们专注于这些理论,不断地重复,学生就可以在短短一个学期内真正掌握它们。
本书前三版读者的强烈反应肯定了这个前提的正确性。虽然近来其他一些教科书也对这种“少即是多”的方法做了些口头上的承诺,但本书是这类课本中公认的最深思熟虑也是编排得最好的。我们避免了对数学推导的过度依赖,而是通过读者所熟悉的环境下的例子来直观地展示概念。我们始终专注于少量的核心原理,通过在大量课文中重复地展示和应用来加深和巩固它们。我们要求学生周期性地用这些原理回答相关问题、练习和疑难。
通过这些程序,我们鼓励学生成为“经济自然主义者”,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理解和解释在周围世界中观察到的现象。例如,一位经济自然主义者能够解释“为什么汽车上有婴儿安全座位而飞机上却没有”,这是因为在汽车上提供这种座位的空间边际成本一般是零,而在飞机上设计这种座位的边际成本却常常高达数百美元。大量类似的例子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我们相信每一个问题都可以让一个有好奇心的正常人想要学着去回答。利用这些例子的教学可以向学生们灌输一种理念: 他们身边的每一种经济现象,其实都可以视为某种隐性的或者显性的成本—收益计算的反映。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学生们还会和他们的朋友或是家庭成员谈起这些例子。学习经济学就像学习一门语言,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比说出来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了。这些经济自然主义的例子就是要通过促使学生们“说”经济学来实现这个目的。
对于那些想学习更多经济学事例的同学,罗伯特·弗兰克有关这方面的讲义刊登在YouTube的“Authors @Google”系列中(http://www.youtube.com/watch?v=QalNVxeIKEE或者搜索“Authors@Google Robert Frank”)。
本书的特点
■强调七大核心原理: 正像上面提到的那样,为数不多的核心原理能够解释绝大部分经济现象。本书正是通过对这些原理近乎不厌其烦的分析与应用,确保大多数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时能够对其拥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扎实地掌握。相比之下,传统的百科全书式教材使学生陷于众多复杂烦琐的细节知识中,以至于他们在结束课程之后,无法学以致用。
稀缺原理: 拥有某种物品多些通常意味着拥有另一种物品少些。
成本—收益原理: 除非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否则不要采取行动。
激励原理: 成本—收益的比较不仅在确定理性人该做什么决定时是有用的,同样,在预测理性人最终实际做出的决定时也很重要。
比较优势原理: 当每个人都专注于他们相对而言最有生产率的行为时,每个人都能做到最好。
机会成本递增原理: 将资源先用在机会成本较低的地方,然后再转向机会成本较高的地方。
均衡原理: 在均衡市场上,对个人而言,不复存在没被挖掘的机会; 不过不太可能通过集体行为挖掘出所有可挖掘的收益。
效率原理: 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目标,因为当经济蛋糕变大时,每个人都可以分到更大的一块。
■经济自然主义者: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经济自然主义者”——那些运用隐性或显性成本—收益计算来看待所有人类行为与现象的人。作为一名经济自然主义者,他应该能够从新的角度去审视世界上发生的具体事件,并积极主动地付出努力、去理解这些现象的本质。下面列举了经济自然主义者提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为什么现实中鲸鱼和大象濒临灭绝而鸡的生存却没有受到威胁?
为什么我们经常在相邻的街角看到一些便利店?
为什么超市里等候结账的队伍都差不多长?
序言
微观经济学原理
■重视学习的主动性: 如果你想掌握网球中的高球扣杀技术,那么只有一种方法,就是不断重复练习。学习经济学同样如此。因而,本书每当介绍新的思想之后,总会辅之以一些简单的例子作为补充,然后再提供一些说明这些新思想在现实经济中如何运作的应用性内容。我们还会在各章节中频繁地穿插一些练习,用来检测学生对这些新思想的理解程度,同时起到巩固其掌握水平的作用。在每章末,我们都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复习题与练习题,帮助学生实现对核心概念的融会贯通。使用前三版教材进行教学所获得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方法确实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经济学原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经济难题的能力。
■体现微观经济学的现代特征: 本书在第1章中介绍,并在后续章节中不断应用的“经济剩余”概念,要比现有的其他任何一本教材的相关内容都更为详尽与完善。这一概念奠定了将经济效率作为重要社会目标观点的基础。我们不再将精力投注于效率与其他目标之间权衡取舍的讨论,而是重点强调最大化经济剩余的行为有利于所有目标的实现。我们将在第1章讲述那些被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教授以及其他经济学家发现并证实的一般决策错误,例如人们往往会忽视隐性成本、忘记忽视沉没成本、混淆平均成本/收益与边际成本/收益等现象,
并将在后续章节中不断应用。
也许没有其他分析工具比一系列基础博弈论原理更能令经济自然主义者兴奋了。在第10章,我们将展示如何使学生利用这些原理回答市场上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策略问题。我们相信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的深入分析,十分有助于读者理解众多常见的法律法规、社会习俗和社会准则。在第11章,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以上分析工具解决外部性导致的资源误置问题。关于信息经济学的一些简单原理使经济自然主义者的分析工具箱中又增添了一项令人兴奋的工具。在第12章,我们将介绍获得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kerlof)、约瑟夫·斯蒂格利兹(Joseph Stiglitz)与麦克尔·思朋斯(Michael Spence)三位教授的重要思想,它们可以帮助回答日常生活经历中的各种问题。
新版本的改进
我们的“少即是多”的方法对很多机构都适合,但是对于一本书来说,要想满足来自不同机构的所有学生的需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些学生在计算方面有深厚的基础,但也有些学生在基本的几何和代数上仍缺乏自信。在众多修订者的意见指导下,第4版的主要目标是重新组织排版以便适合最多的学生的需求。例如,我们在继续强调语言和图表方法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些附录,说明对相应内容的更详尽更富挑战性的数学处理。在我们所做的几百处修改中,下面几点尤其值得一提:
■强调核心原理: 如果我们让1000位经济学家提供他们各自心目中最重要的经济学原理的清单,我们会得到1000种不同的答案。但反复深究这些不同点会让我们错过它们相似的本质。比准确地找出一份最佳清单更重要的是: 能够应用这些经过经济学家们认真思考而得出的清单中的原理。
■将(原来版本中的)第9章有关外包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内容整合到第2章(比较优势)中。
■每章学习目标: 老师和同学可以放心的是,各章内容的组织都是围绕每章第一页提出的5~7个学习目标展开的。这些学习目标,连同AACSB和Bloom的分类学的学习类别,以及测试题库的练习题和章末复习材料,会给您带来全面彻底的教学体验和学习经历。
■学习成效: 如今很多教育机构都很重视学习成效这一理念,这也是一条重要的评价标准。本书第4版在内容设计上特别注重用一种简单而有力的方法来支持学习成效。
你可以应用我们的题库软件EZTest来检验学习目标中与你的课程相关的那些目标。你也可以运用EZTest的报告功能来加总学生的成绩,使学习成效数据的收集和展示变得简单容易。
面临的挑战
相比20世纪70年代我们开始从教的时候,当今世界的竞争更加激烈。在优胜劣汰法则的残酷洗礼下,辉煌一时的传统经济活动显出了疲态。以前,棒球运动员在淡季往往会从事一些休闲活动,如喝点啤酒或者外出钓鱼,而如今他们所做的则是举重和骑健身单车。以前,助教周末总是在家里工作,但现在周末的办公室里往往会出现他们工作的身影。同样,为了吸引学生、增加选课人数,各门课程之间的竞争也表现得更加激烈。在普通大学的学科设置中,有许多吸引人的课程,也有许多课堂之外充满诱惑的娱乐活动。学生们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所需的课程。作为经济学课程的任教者,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进入大学的绝大部分新生都渴望主修经济学专业,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却没有意识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专心程度都是稀缺资源。为了使经济学的研究后继有人,我们必须做到,既能有选择性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能有效地向学生宣传这门学科。我们必须说服学生,我们所开设的课程是有价值的。
要想在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关于社会与人类行为方面的知识,那么一门构思精密、设计合理的经济学入门课程,会比大学中开设的其他任何课程都更能实现这一目标。这门课程对学生而言可能会是,也应该是一次重大的知识探险。我们在撰写本书时就开始设想应该开设这样一门课程。虽然,并非参加这门课程学习的所有学生都会选择经济学作为他们的专业。但大多数学生,即使是那些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时,都会对经济思想的伟大力量产生仰慕之情。
一名推销员清楚地知道,他往往只有一次机会给某位潜在顾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类似的,原理性课程也经常是我们说服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学价值的唯一机会。然而,现实中,我们却试图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是授予他们最重要的知识,这么做的结果是,我们常常错失良机。
教师的辅助材料
《教师手册》: 由圣约翰大学圣本尼迪克学院的路易斯·D. 约翰斯顿(Louis D. Johnston)编写的这本内容丰富的手册对于所有的教师而言都是非常实用的。除了“对网络的使用”“经济学教育资源”“创新观点”等一般性主题外,这本手册还包括各章的: “内容概要”“核心原理”“重要概念”“教学目标”“教学技巧/学生容易遇到的难点”“更多的经济学自然主义者案例”“课堂和网络活动”“带有注释的各章大纲”“教材中习题的答案”“作业样例”和“阅读测验样例”。
试题库: 由新墨西哥大学的凯特·克劳兹(Kate Krause)编写的这份试题库包括2000多道习题,按照每章的学习目标、AACSB学习分类和Bloom的分类学进行分类。这份试题库可利用最新版的EZTest试题生成软件来获得,从而在很多程度上为教师的试题编制工作提供方便。
PowerPoint: 由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的卡罗尔·斯沃茨(Carol Swartz)制作的幻灯片,对书中每章所体现的重要私下和观点进行了详尽的总结和回顾,并配有生动的图表和注解。
量身定制的微观经济学讲义和课件: 对于教师们来说,换课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不得不准备新的讲义和课件。对于改用本书的人来说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教师们可以得到由鲍勃·弗兰克(Bob Frank)为其在康奈尔大学的获奖课程“微观经济学”撰写的一整套授课讲义。该讲义采用Word格式,以方便使用者进行修订。教师需要做的是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而不是重复课本上的文字,因此讲义中增加了大量不同于课文的案例,以便于教学。另外,教师们可以得到相关的PowerPoint格式的课件,并可以进行相关的个性化修改。
教学光盘: 这张光盘所包含的是一套非常实用的基于Windows的软件程序,通过这张软件光盘,你可以得到完整的《教师手册》,以及章末习题答案、计算机化试题库和PowerPoint文件。
在线学习中心(www.mhhe.com/fb4e): 通过访问在线学习中心,教师可以方便地下载和获取各项教辅资源。
学生的辅助材料
在线学习中心(www.mhhe.com/fb4e): 为学生准备的资源包括: 教材中的词汇表、图表类练习题、PowerPoint以及一系列练习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