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仿真是一门新兴的技术性学科,通信仿真技术的应用颠覆了“通信实验”的传统概念,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虚拟技术的特长。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通信系统的学习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将专业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环节极好的锻炼过程。通过对实际通信系统建模、仿真和结果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和信号处理理论、技术和方法,也能够促进通信技术中新概念的提出、辅助新系统模型的设计和参数的修正。
《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高等学校教材·电子信息)》于2008 年作为清华大学出版社特色精品教材建设系列丛书出版后,承蒙读者厚爱,被多家高等院校师生选用,在通信仿真领域形成了一定的读者群。原书在每章之后配有思考题若干,目的是让读者对讲授内容能够进一步复习和升华。因此,书中许多习题采用了开放性的设计思路,题目中的建模方案和仿真参数可由读者自行设计。使用这些开放性习题作为练习材料,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系统仿真的灵活性和一定的难度。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可能因为没有仿真的参考结果而感到困惑,难以对仿真结果做出是非判断。鉴于此,应广大读者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要求,我编写了这本配套学习辅导与习题详解,以期能够解答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提供给读者较深入的建模思路和方法。总之,本书期望能够为读者在解题过程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通信系统仿真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对该课程的学习应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为主,在应用通信理论的过程中加深对通信理论的理解。Matlab/Simulink 仅仅是一种较方便的仿真平台而已,但并非唯一可选的仿真工具。掌握系统仿真的原理和本质,才能够依据所研究问题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数值计算工具。学习Matlab/Simulink 使用方法和学习仿真技术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学习握笔和学习书法之间的关系一样,读者不应将本书视为Matlab/Simulink 使用方法的介绍,而应将学习主题放在通过习题求解过程深入理解建模、计算和结果验证这些重要环节上。
通信系统仿真技术涉及到的电子与通信理论知识较为广泛。从电路分析(由给定电路列写微分方程)、信号与系统(微分方程的变换域求解、传递函数、频谱分析以及状态变量分析方法)、模拟电路(放大、滤波、反馈、失真)、数字逻辑(时序电路、逻辑电路)等电类基础课程到高频电路(谐振、滤波、倍频、模拟调制解调、锁相、混频、超外差接收、AGC)、广播和电视原理、通信原理的全部知识、数字信号处理(FFT,数字滤波器设计,频谱分析)、信息论基础(信道容量、编解码)、无线电通信(数字调制和信道传输)和扩频通信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知识均有所涉及,同时也要求有概率论、统计方法以及线性代数等工程数学基础,并有Matlab 程序设计的基础。所以,可以说通信系统仿真技术课程的学习是通信工程专业综合知识的再应用,对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会有相当大的锻炼。本课程应在本科高年级或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在讲解的基础上应强调实践。
值得提醒读者的是,本书所提供的解题思路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优的。读者不应受到本书的解题思路之局限,而应当追源求本,在深入理解建模和仿真的实质后,以自己的思路去建立仿真模型,得出仿真结果,再与本书所给的解法相互参照对比,取长补短。作为学生的读者,更不应依葫芦画瓢,甚至照抄答案,应付差事,如果这样做是学不到真功夫的。
感谢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向凤红教授,通信工程
系主任龙华教授及本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组全体同仁在成本过程中给予的关怀
和帮助。
本书中错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读者在使用本书过程中如有疑问,也欢迎联系作者。
邵玉斌2009 年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