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制度在世界范围的普遍确立,将世界引领到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导致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基于全球共同的规则生活和发展且全球意识崛起,传统和新兴力量相互影响,一个新的全球化利益分配和博弈的时代开启。
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过剩资本”的形成直接成为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力和源泉。最初时期,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型企业将过剩资本和生产能力向海外投资,开创了跨国经营。垄断组织通过资本输出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到世界各个国家,深化了传统的国际分工体系。资本输出实现了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的国际化,加强了世界各国在资源、经济和市场方面的联系,促使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和贸易上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跨国公司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
今天,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科技全球化的驱动力量,正在超越国家边界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引领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驱动下,跨国公司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全球性的结构变化和战略调整,这必将对21世纪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跨国公司结构的演变导致全球化竞争加剧,以向外输出商品和服务为主的传统做法,已经满足不了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和获取世界市场的需要,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需要采用更加灵活的投资方式和组织结构方式来绕过贸易壁垒,达成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目标。
跨国公司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后来者要面对发达国家各种各样的法律、技术和制度壁垒。2011年10月19日,美国七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贸易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双反”调查一经成立,美国政府将可能对来自中国企业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征收最高达100%的关税,这势必对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在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经营决策也会影响国际化战略目标的实现。TCL公司的国际化被认为是跨国投资失败的一个典型案例。从2002年4月收购施奈德公司开始,一年多的时间内又相继并购汤姆逊公司和阿尔卡特公司,在承担了所并购公司的全部亏损后,却对跨国并购带来的文化冲突、管理冲突和制度冲突准备不足,生产经营上未能及时将海外生产从高成本转移到低成本的国家和地区,没有充分利用自己原来拥有的低成本优势,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
跨国公司管理前言但是也不乏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取成功的案例。海尔收购日本三洋电机,联想收购美国IBM全球PC业务等,都是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的成功案例。华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国际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在欧洲和北美的大型通信设备公司收缩规模之时,华为却将跨国经营业务伸向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成功地从西门子、阿尔卡特等跨国公司手里争得阿联酋电信的网络合同,使阿联酋成为第一个开通3G网络服务的阿拉伯国家--这也是中国企业全球的第一个WCDMA 3G项目。华为通过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实施跨国经营的成功模式值得研究和借鉴。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经营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环境障碍和不确定的风险,要求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能够分析总结跨国经营的经验教训,掌握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管理的相关理论及科学的决策方法,树立全球化研发、全球化制造、全球化营销的大市场理念,在实施国际投资时审时度势趋利避害。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深入和世界各国跨国公司的迅速成长,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管理理念、发达的全球网络系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一方面,跨国公司的研发和生产活动为母国和东道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全球化贸易与投资活动有助于有效利用资本、技术、人力和自然资源,为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生产要素转移提供了便利,并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对世界而言,中国目前已完成了由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的转变,其国内跨国公司已经超越了初级产品和原材料生产范畴,进入研发、制造、装配、市场开发与服务业的多元化发展阶段。今天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上升,当发达国家深陷全球金融危机困境之时,中国经济保持着蓬勃的发展势头,它对于世界市场意味着什么?对于跨国公司又意味着什么?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百年难遇的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
本书介绍了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跨国公司经营环境与经营机会评估、跨国公司国际市场进入模式、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管理、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等重要的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编写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扩大视野,通过案例分析和思考练习,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阐释当今跨国公司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进行跨国公司管理的国际比较,从而加深对全球化环境下企业跨国经营管理的理解。
作者从事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0余年,对跨国公司经营及竞争力研究有较深厚的积累和心得。本书适用于经济与企业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MBA以及从事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工作人员学习和研究。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错漏,敬请读者给予指正。
作 者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