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职业学校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的理论教学内容过多,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内容偏少。本书基于Dreamweaver 8中文版,同时兼顾Dreamweaver CS3和Flash中文版的一些应用,按照项目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内容,加大了实践力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循序渐进地了解和掌握网页制作的流程与方法。全书由12个独立项目贯穿而成,每个项目由几个活动任务组成。项目要求创建模拟工作环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完成所有创设的项目,使学生具备网页制作能力。
本书内容均是由教学一线的教师编写,全书系统全面,贴近中职学生的实际应用,紧扣全国计算机技能大赛要求,充分运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与时俱进,与当前就业市场结合得非常紧密。
本书编写力求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综合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创建一定的模拟工作环境,在设计上力求贴近工作实际,让学生转换角色,置身于影视制作的情境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职业情景描述: 主要描述项目的情境,同时提出整个项目的任务。
2. 每一个项目由若干个活动任务组成,每个活动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模块(书中由图标表示):
任务背景: 描述活动的情境,提出本次活动的任务。
任务分析: 搜集相关信息,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引导学生提出并讨论完成任务的方案,总结完成本次活动任务的方法与过程。
任务实施: 给出完成本次活动任务的具体方法和详细步骤。
归纳提高: 系统地归纳本次活动任务所涉及的信息技术及技能,拓展相关深层次技术知识。
自主创新: 运用本次活动学过的知识与技能自主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
评估: 以表格的形式对本次活动任务的知识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提示与技巧: 在活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及时提示所涉及的知识技能、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3. “评估”模块通过自评、教师评两个过程,完成学习评估表。
本书建议教师教学时间为120个学时(含实践学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活动任务的项目教学模式,除了完成书中的项目外,还应结合学生及专业的特点,精心设计相应模块化的活动任务,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本书配有教学资源,可供教师参考(请登录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http://www.tup.tsinghua.edu.cn下载)。
本书由青岛市教育局职教教研室姜全生主审,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张峰、青岛城阳区职教中心栾泽成主编,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刘玉美、青岛商务学校李瑞良副主编,参与编写的还有青岛城阳区职教中心纪彩凤、矫素芹、济南第六职业中专的梁亮、淄博市周村职业中专的宗理。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还有段海东、王海舰、张勤业、黄爱美、胡宝森等老师的积极参与。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