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有魅力的经济学科,它严谨、逻辑性强。计量作为理论与现实的桥梁,使得对经济问题的探讨脱离了简单的宏观定性讨论,变得更加科学,讨论领域也更加宽广。计量经济学也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确定的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考试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证性、方法论、能力型的特点。

  本教材是我们在长期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基础上,针对普通本科院校经济及管理类专业高年级学生计量经济学课程要求而编写的。从2005年开始教授计量经济学课程以来,我们一直找不到一本合适的教科书,目前市面上的教材中虽然不乏优秀之作,但这些教材在运用于实际教学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1) 教材难度两极分化。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出版和采用的计量经济学教材普遍偏重于理论,充斥着大量的数学推导,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这不易被经济管理类学生所掌握,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举例说明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经济学科,解释理论、方法与应用的关联性。而另一些应用型的教材虽然大大简化了烦琐的数学推导,偏重于方法和软件的应用,但由于对计量方法的理论介绍过于简单,使得学生在应用计量工具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 部分内容体系陈旧,实用性不强。像联立方程回归技术、传统的宏观经济计量建模方法,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卢卡斯批判”早已被边缘化,一些小样本下的异方差检验和修正方法也被现今流行的计量经济学软件所淘汰,但这些陈旧的内容在一些教材里还占用着大量的篇幅和学时。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近年许多新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经济计量分析的重要工具,忽略了这些新的重要内容的介绍,大大影响了学生阅读文献和运用计量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与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和创新实践性教学的目标不符。

  (3) 内容体系庞大。国内也有一些优秀的国外教材译丛,但它们过于追求体系组织上的完整,试图涵盖单方程回归模型及其扩展、联立方程回归模型以及时间序列分析的大部分内容,甚至还包括实证论文的写作方法。由于受学时的限制,学生在选用国外同类教材学习时难以把握重要的知识点和学习进度。

  为此,迫切需要有一本教学课时量适中、内容难度符合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要求的教材,它不仅要把经典计量经济学所要求的基本内容讲透,还要能适当融合现代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方法。基于上面的考虑,我们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教材在内容体系安排上有以下特点。

  (1) 精简整合了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系统地介绍了单方程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视其统计学基础,提供必要的理论推导过程。删减了联立方程模型,充实了虚拟变量建模技术及其应用。

  (2) 加强了计量经济学应用内容的编写。通过引用国内外教材中的经典案例和期刊文献中的实际案例,强调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在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适当引入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如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颠覆了传统的计量经济学建模思想,促使经济学家应用新的理论建立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GARCH类模型及其扩展形式也成为目前金融学家分析金融时间序列波动规律的工具,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交叉学科——金融计量经济学。随着微观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逐渐成熟,人们开始使用离散数据模型、受限数据模型分析个人、家庭、企业等微观数据所包含的经济信息。为此,本教材引入了现代宏观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经济学和微观计量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对于这部分的理论我们只做简单介绍,重点讲述其模型的应用,使学生对该学科的最新进展有一个初步的概览。

  (4) 以EViews软件作为教学支持软件。本教材始终贯穿了EViews的具体使用,每一章都介绍了用EViews实现本章内容的案例分析,并要求学生用EViews完成各章习题。通过结合软件操作,使学生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计量经济方法的实际应用。

B

&E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

前言

B

&E

  此外,本教材还将计量经济学涉及的数理统计基础知识、复杂的数学推导以及EViews软件常用命令分别列入附录中,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本教材不仅使学生掌握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还希望学生能对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趋势、重要模型有一个初步了解。本教材共分十二章,前八章属于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是现代计量经济学的重点内容,为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高深的计量经济学打基础。

  本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高年级本科教材,以及研究生入门教材,也可作为经济工作者学习、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参考书。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精品教材建设专项基金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肯定有不妥甚至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0年5月